.

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

白芷酊治白癜风效果好不好 http://m.39.net/pf/a_4603802.html
中医药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指南(学生与家长版)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眼界昨天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

(T/CACM——)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升高,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年,WHO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近视患者多达6亿,几乎占到我国总人口数量的50%,其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接近40%,高中生和大学生超过70%,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居世界前列,且逐年增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达到53.6%,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14.5%,这一系列数字,反映出我国儿童青少年群体的视力问题不容忽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连续做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求始终推进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落实近视防控“四方责任”,毫不松懈,务实真抓,务求实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针对性地将眼科专业知识转换成科普知识和技能加以传播,进一步推动全社会行动起来,切实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编写本指南。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立项,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目前防控近视的方法有多种,各有优点但也存在弊端。中医药在近视防控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采用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对近视不同阶段进行干预,如耳穴压丸、针刺、灸法、按摩、中药、食疗等,能够起到预防近视的发生、控制近视的发展、预防和治疗病理性近视引起的并发症等作用。本指南结合国内情况和临床实践,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视防治指南》《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以及《近视管理白皮书》等相关的近视指南、共识及大量文献编制而成。

本指南旨在为儿童、青少年和家长提供近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以提高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视及认知程度,了解近视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早预防,形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掌握简便有效的中医预防保健措施,从而降低近视的发生。

壹范围本指南给出了中医对近视的认识、近视的危害、防控要点、防控手段及防控误区等。本指南适用于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合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或监护人使用。注:本指南不能替代专业医师建议,在视力发生波动、有其他症状或合并其他临床事件等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贰

近视术语和定义

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下,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病理状态。

注:近视是远处物体经眼球折射后聚焦于视网膜前,而不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近视的主要表现为持续看远处物体模糊不清,近处物体正常。还可能有眼胀、眼痛、头痛等症状,更严重者会出现斜视、眼底改变、眼轴增长所致的眼突等。此外,在近视早期,常会出现眯眼、歪头或斜眼视物,揉眼和视疲劳等症状。

2.1假性近视(Pseudomyopia)

假性近视,又称调节性近视,眼球调节功能的异常,只要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再配合适当的治疗方法,一般可恢复视力。

注:假性近视与近视(真性近视)不同。假性近视若治疗不及时,则有可能发展成真性近视。因此,假性近视要早期、积极进行干预。

2.2远视储备量(hyperopiareserve)

婴儿时期的远视状态,是生理性远视。

注:随着生长发育,眼球逐渐增大,眼屈光度数逐渐由远视趋向于正视。远视储备量参考值为:3岁以前,可有度远视储备量;4~5岁,可有~度的远视储备量;6~7岁,可有~度的远视储备量。

近视防控的基本知识

3.1眼球的生长发育

正常成年人眼轴(眼球前后径)平均为24mm,出生婴儿眼轴平均为17mm,眼球较小,视力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远视度数逐渐缩小,渐趋向于正视。0~3岁是眼球的快速发育期,3岁以后是缓慢增长期。15~16岁时,眼球基本发育到成年人大小,之后增长甚微。

3.2儿童视力正常范围

学龄前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为:4岁儿童单眼裸眼视力一般为4.8(0.6)以上,5岁及以上儿童单眼裸眼视力一般为4.9(0.8)以上。

3.3近视易感人群

近视受遗传、环境、饮食营养、体质、以及行为心理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因此,父母为高度近视者,其子女发生近视的可能性更大。另外,用眼过度、过食甜食、以及中医气虚、阴虚、阳虚等偏颇体质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近视的风险。

3.4近视分类

根据近视的屈光度(度数),近视可分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程度:

低度近视:﹣3.00D≤SE<﹣0.50D(近视度数大于50度,小于等于度);

中度近视:﹣6.00D≤SE<﹣3.00D(近视度数大于度,小于等于度);

高度近视:SE<﹣6.00D(近视度以上)。

注:SE等效球镜

3.5中医对近视的认识

中医认为近视属于“能近怯远症”。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以及后天发育不良。遗传因素以及早产儿、低重儿都属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生活习惯以及过度用眼等属于导致近视发生的后天影响因素。病机认为久视伤血,血伤气损,气血不能濡养,导致近视发生、发展。根据人体生理生长特点,中医适宜技术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治疗效显著,优势明显。

近视的危害

4.1概述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升高,近视正严重危害着我国儿童青少年眼部健康。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病形式严峻,近视普遍化、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尤其病理性近视有致盲的风险。

4.2近视普遍化

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达到53.6%。近视容易造成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儿童青少年正常学习和生活,也对大学专业选择、就业选择等带来诸多限制。

4.3高度近视低龄化

高度近视低龄化增加了单纯性近视向病理性近视转化的风险。因此,18岁之前将屈光度数控制在-6.00D以内,眼轴长度控制在26.5mm以内,对有效防止单纯性近视向病理性近视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高度近视和青光眼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需对高度近视的儿童青少年进行青光眼筛查。

4.4病理性近视有致盲的风险

病理性近视有致盲的风险是近视最主要的危害,也是进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目的。病理性近视可引起眼部结构的变化,近视眼眼轴增长,可导致近视弧形斑、漆裂纹、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脉络膜萎缩、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等,严重的可导致失明。

近视的预防

近视的发病年龄越小,近视进展率越高,发展到威胁视力的近视程度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应尽早积极进行干预控制。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6岁左右儿童近视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家长应当重视孩子的早期视力保护,尤其有遗传背景的儿童近视预防更应提前重视。4岁儿童视力检查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推荐每年至少2次进行视力检查及屈光度测量,若发现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低于该年龄段儿童的正常值,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近视防控要点

6.1概述

近视的防控要点:避免不良用眼习惯、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增加户外活动、保障睡眠和营养等。

6.2学龄前——积极视力筛查、保护远视储备量

判断孩子视力是否正常时,要考虑年龄因素,不能用成年人的视力标准衡量7岁以下儿童视力。学龄前儿童,应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qdc.com/swmtlzd/13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