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惠及广大眼病患者,爱尔眼科株洲地区联合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眼科医联体,深入开展眼科领域医疗合作,共同破解分级诊疗难题,让广大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的眼科医疗服务。
签约仪式活动现场
盛夏时节,万物并秀。7月6日上午,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株医院举行“爱尔眼科医联体眼底AI智能照相室设备投放签约仪式”。芦淞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李斌、株医院院长陈琳、芦淞区董家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启武出席活动并致辞。
芦淞区董家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启武致欢迎词
李启武主任对参会来宾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此次合作,是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建立合理有序分级诊疗模式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更好地整合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对推进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立足群众眼健康服务需求和眼健康服务资源,以共建共享为基础,共同为居民群众的健康贡献力量。
株医院院长陈琳致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致盲率逐年升高,我国7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没有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丧失了接受规范眼病治疗的机会,因此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扼制这一卫生隐患的必要措施。”陈琳院长在签约仪式上强调,此次携手AI智能助力医联体的建设,是为了探索出一条“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让广大社区居民真正在家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他表示,将不断创新医联体共建活动,吸引更多的医疗同仁积极参与其中,加强学术交流,深化合作模式,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提升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全面保障居民眼健康。
株医院眼底学科项目经营主任蔡晓磊:《眼底AI智能照相机功能介绍》
“AI眼底照相系统对眼底病的诊断准确率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眼病专家的诊断。”蔡晓磊介绍,一张小小的眼底照片,上面的血管、神经和视网膜病变清晰可见,不仅能看出近视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青光眼、视网膜脱离、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14种眼部疾病,还能发现困扰大众的常见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
签约仪式
株医院健教部副主任杨志雄与芦淞区董家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阙立斌分别代表双方签约。
合影留念
芦淞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李斌讲话
李斌对区卫生服务医联体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人工智能赋予新基建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AI+医疗”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医疗保障获得感,有助于民生领域建设。同时鼓励上级医疗机构借助“AI+远程”等技术手段,面向基层提供远程会诊,上下转诊等服务,促进各级医疗机构协同合作,做好眼病防治服务体系。他强调,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促进医联体建设与预防、保健衔接,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参观体验眼底AI智能照相室
下一步,爱尔眼科株洲地区将持续深耕创新技术,不断丰富、拓宽医疗团队学术水平,搭建眼科同仁交流平台,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助力株洲眼科技术高质量发展,造福广大眼病患者。
(编辑ZS。)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株医院宋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