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联盟指导下的科普自媒体
早产儿视网膜筛查的那些事儿
最近的小张有点忙,媳妇孕周28周时早产,宝宝出生时候体重极低,不足克,才脱离母体,就住进了育儿箱。初为人父的惊吓和惊喜还没有过去,小张就遭遇到了人生另一记迎头重喝,宝宝在早产儿眼底筛查时发现双眼眼底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病变较为严重,须尽早干预,否则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而致盲。
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筛查?”
许多妈妈对于早产宝宝的一些检查存在疑惑,特别是关于“眼底筛查”。应该很大部分人认为只是单纯的“视力检查”。只不过,这个检查的不仅仅是宝宝是不是看得见,而是看宝宝的眼睛里面有没有问题,会不会导致宝宝后期失明的一个检查。
早产儿为什么要进行视网膜筛查?
早产儿出生时眼底(视网膜)血管没有发育成熟,出生后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容易发生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出血,视网膜脱离最终失明。这种病变发生以后,孩子不可能表现出眼睛外观不正常,因为眼底的病变,外观上看不出来,所以家长也容易疏忽。
也就是说早产儿容易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约10%),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导致儿童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儿可以保持良好的视力。一旦错过治疗时间窗,发生视网膜脱离。即使手术,效果不佳,患儿很可能完全失明。
在年,卫生部就颁布了一个早产儿用氧指南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指南。根据这个《指南》,所有的早产儿,只要体重低于2千克,在37周以前出生的,都应该在眼科医生那儿进行眼底检查。原因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治疗有一个时间窗,如果发现不及时,治疗晚了,就会造成永久的损害,甚至失明。
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视网膜病变主要发生在比较小的早产儿身上,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越高,病变也越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程通常分为五期,在第一期、第二期时,病变有一部分可自愈;到第四期则很严重,虽然可进行手术治疗,但效果不好。如果发展到第五期,则有极大的危险终身失明。
因此,在病程一至三期时,是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最佳时间段,尤其第三期是治疗的黄金时间、关键期。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从三期到四期病情变化非常快,只有短短的数天,加上婴儿的眼睛从外面看来没有异常,因此很容易错过。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4、5期即便可以手术,但效果极不理想。所以早产儿视网膜筛查非常重要,一旦有视网膜病变迹象,就应该紧密监测病程发展,及时治疗。
什么时候做筛查?
早产儿在出生后3-6周就需要进行眼底筛查,因为有部分患儿出生后3-6周已经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需要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果晚了很可能错过治疗时机。有的家长因为小儿身体弱,或认为小儿没有满月,还太小,医院进行检查,这都是错误的。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会留下终生遗憾。
早产儿眼底筛查需要经验丰富的眼底医师在间接检眼镜下联合巩膜压迫进行检查。部分小儿需要进一步行小儿彩色眼底照相检查。检查前一个小时,需要点散瞳眼水,同时检查前1小时不要喝奶,避免检查时小儿哭闹呛奶。
一定要去正规的眼科找有资质的医生,他们用间接眼底镜或眼底数码相机可以捕捉到婴儿是否视网膜病变。通常来说,病变早期若在视网膜的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则是婴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体征。
目前,医院是南阳地区首先开设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心,中心承担南阳各县市区早产儿眼底筛查、疑难会诊和治疗任务,配备多种先进的眼底筛查和激光治疗设备等,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另外,早产儿还需要进行的检查有:
1、血糖测试
可以进行有关的血糖测试,检查早产儿是否并发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症状。
2、脑电图检查
部分早产儿容易发生发生脑室内出血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可以通过脑点图进行确诊。
3、CT检查
可以观察早产儿是否有颅内病变等征兆。
4、抗原抗体的检测
5、血液检查
包括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血液电解质和血pH值。出现感染性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有失血、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下降;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注意有无低氧血症和高磷酸血症等。
6、胸片
检查呼吸系统是否出现异常,了解肺部情况。
7、听力检查
在宝宝出院前,医院会对早产宝宝进行第一次听力筛查,如果筛査没有通过,应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复査。若已通过筛査,爸爸妈妈也应注意宝宝对声音的反应。存在如何疑虑,都应进行再次听力筛查或诊断性评估。
(8)视力检查
早产宝宝视网膜血管发育往往不成熟,这种情况称为“早产儿视网膜病”,是导致婴幼儿视力损伤和失明的重要原因。
推荐阅医院成功救治一例体重仅克的早产儿早产的孩子容易感染疾病,家长护理更要细心胎龄26周、体重2斤,连云港市一院医务人员成功救治超早早产儿最小只有一根筷子长,早产儿的出生,医生跟父母都如医院新生儿科成功救治28周克早产儿欢迎各地早产儿宝贝回家
请备注出生孕周、日期和省份
▼
长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