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接到过这样的咨询电话“医生,我体检发现血糖高,尿糖阳性,可是我什么感觉都没有啊”,在健康咨询中,这样的疑问可真不少,那它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一、依据什么诊断糖尿病呢?糖尿病诊断:依据《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年版)》如果出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如多食、多饮、多尿、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7.0mmoI/L;
●餐后2小时静脉血糖≥11.1mmoI/L;
●随机静脉血糖≥11.1mmoI/L;
有其中一项,那么,你就可能是糖尿病了。
如果空腹血糖不止一次高于7.0mmoI/L,或随机或餐后血糖高于11.1mmoI/L,即使没有临床症状,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二、空腹血糖不高可以排除糖尿病吗?糖尿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或任意时间血糖)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一般情况下,餐后血糖比空腹血糖更加敏感,在诊断糖尿病时,餐后2小时血糖同样非常重要,餐后血糖或随机血糖高于11.1mmoI/L,空腹血糖不高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是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项目,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临床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不少人发现时已经有了糖尿病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蛋白尿、神经肌肉疾病。说明糖尿病已经在很早以前就发生了。
三、尿糖阳性是糖尿病吗?我们正常人每天从尿中排出少量(<毫克)的葡萄糖,尿糖定性试验为阴性,如果尿中排出的葡萄糖量>毫克,尿糖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糖尿。
患糖尿病时可以有尿糖阳性,但是尿糖阳性不一定就是糖尿病。
还有许多原因可以引起尿糖阳性反应,如少数正常人大量摄入糖类后可出现暂时性糖尿(滋养型糖尿);肾炎等肾脏疾病时即使血糖在正常范围内由于肾脏处理血糖的能力受损而有糖尿;还有妊娠期糖尿、饥饿性性糖尿、神经性糖尿等。还有尿中存在其他糖类物质也可引起尿糖阳性。
诊断糖尿病需依靠血糖检测。尿糖检测只是可以提供临床参考。
如果发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四、餐后血糖测定重要么?糖尿病患者经常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空腹血糖跟餐后2小时血糖哪个更重要啊?
回答是:同样重要。但是餐后血糖对于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餐后高血糖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大量临床资料发现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还有,餐后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发病前最早出现的一个临床现象。当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7.8却小于11.1mmoI/L时可诊断为糖耐量受损(IGT)。它是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
早发现、早干预IGT的餐后高血糖,可减低其进展为糖尿病的发生率。因此,只有控制好“餐后高血糖“才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并减少心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
五、糖尿病的预警信号目前把空腹血糖5.6mmoI/L作为糖尿病的预警信号。这是因为:
1.近年来国内外进行的多个为期数年的研究发现:空腹血糖大于5.6mmoI/L是一个很关键的临界点,当空腹血糖超过该标准时,人群中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
2.多项研究显示当空腹血糖大于5.6mmoI/L时,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事件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3.空腹血糖大于5.6mmoI/L的人群中部分人的餐后血糖已经超过了7.8mmoI/L,也就是说合并了糖耐量减低。
4.以空腹血糖5.6mmoI/L作为血糖升高的临界点,,空腹血糖受损的发病年龄更轻,这些人群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危险人群,对他们进行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一般来说,体检中发现空腹血糖大于5.6mmoI/L,表明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已经开始下降,医院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六、得了糖尿病,不吃药行吗?
得了糖尿病,不吃药行吗?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能控制糖尿病吗?
对血糖稍高的新患者医生会建议采用饮食、运动疗法等糖尿病教育的方法,先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控制好血糖,就会建议药物治疗。
许多病人由于药物副作用的恐惧,不愿意用药。治疗糖尿病,除了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监测血糖等糖尿病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同时,还需要积极治疗其他代谢性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等。积极治疗,合理用药,及时控制病情,有效避免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医院找专科医生做规范的治疗是明智的选择。
:与您共同成长,让我们一起踏上付出之路,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白癜风医院沈阳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