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oodmanSM
翻译:李常虹
审校:徐宁
羟氯喹引起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羟氯喹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病,尤其是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通常该药的耐受性良好,但视网膜病变仍然是医生和患者的担心所在。视网膜病变虽然少见,但通常是很危险且不可逆的,甚至在停用羟氯喹以后该病变仍然会不断进展。视网膜损害可以是亚临床的。尽管许多危险因素(如药物使用时间和累积剂量)已被人们认识,但多见异常的临床事件(如使用低剂量羟氯喹即发生视网膜病变,或大剂量累积剂量的羟氯喹却对视网膜没有影响)凸显了我们对该病发病过程的有限理解。新的眼科检查技术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扫描(OCT)、眼底荧光造影(FAF)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可能会提供药物毒性的早期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证据。与已经建立的中心视野测试一起,这些检查方法和技术越来越多的被用作眼部疾病的筛选程序。目前尚缺乏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单一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羟氯喹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有关羟氯喹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筛选过程仍存很多争议,如筛选的时间、谁去负责筛选和如何去筛选。通常被人们公认的危险因素包括使用羟氯喹剂量6.5毫克/公斤/天或累积使用剂量克、使用时间大于5年、有肾或肝功能不全、既往有视网膜病和老年人群。羟氯喹依然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一种有用药物,但临床医生需要意识到该药物可能引起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以期能够早期发现药物的毒性作用。
引自:DingHJ,DennistonAK,RaoVK,GordonC.Hydroxychloroquine-relatedretinaltoxicity.Rheumatology(Oxford).Oct1.pii:kev.[Epubaheadofprint]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