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问.何谓目的性斜视?
它是怎样产生的?
在双眼眼位偏斜的前提下,机体为减少双眼复视和视觉混淆的干扰,主动地使患眼更加向偏斜方向移位,这种斜视角度自行增加的斜视状态称目的性斜视。实际上目的性斜视就是患者自身为避免视觉干扰而进行的眼位调整。
正常情况下,当双眼视力均衡时,双眼黄斑部同时感受到一个注视目标,形成清晰度一致的2个倒像传导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复合为一个具有立体感的清晰影像。如果双眼视力处于不平衡状态,就会引发一系列改变而致斜视。假如双眼中一眼为远视,该眼要看清物体,就必须用较正常为高的调节力,以使影像尽量清晰地投射在视网膜上,过度的调节必然伴随过度的集合,该眼被超过正常限度的集合力拉向内斜位。
由于远视的内斜视使双眼视轴分离,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单一目标,反过来又加剧黄斑部物像在大脑融合的困难产生视觉混淆。机体为了避免这种视轴分离所形成的干扰,主动加强远视调节的集合作用,使集合作用增强至超过其远视调节的程度,其结果使远视更加向内偏斜,达到消除双眼视觉混淆的目的,日久形成共转性内斜视。
反之,如果双眼中有一眼为近视时,由于近视较少使用调节力,其伴随调节的集合作用减弱可使该眼眼位向外偏斜,轻度的外斜使双眼影像在视觉中枢产生视觉紊乱。为减轻这种干扰,机体主动使近视集合作用更加减弱,近视则更加向外侧偏斜,最终形成共转性外斜视。
目的性斜视还可见于部分麻痹性斜视患者。当一眼眼外肌突然发生麻痹导致眼位偏斜时,由于正常的双眼同视功能突然遭到破坏,双眼视网膜对应关系紊乱必然伴随复视。
因视网膜偏离黄斑越远视敏度越低下,当斜视角度较小时其对应部分视网膜视敏度较高则复视干扰就严重,当斜视角度增大时其对应部位视网膜功能低下复视干扰就较轻,且双眼斜视角度越大两物像间的距离也就越大,使实像与虚像更易区分,由于麻痹性斜视患者有用患眼注视斜视角度大于用健眼注视的特点,部分患者改用患眼注视,使健眼出现较大幅度的偏斜,随之两物像间的距离变大,复视干扰减少。
总之,目的性斜视是在有眼位斜视的基础上,机体为减少或消除双眼复视或视觉混淆,使双眼更加向偏移方向移位的一种自身眼位调整,多发生于一眼屈光不正或一眼眼外肌麻痹的患者。其调整方式或通过机体本身的调节集合作用,或通过双眼协同运动的基本规律来完成。
第问.婴儿期斜视的发病原因有哪些?福盛康
一家专注视光教育与仪器研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