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幕激光准分子手术的真相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人们观察世界的窗口,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有70%左右是通过眼睛“看”到的。由此可见,眼睛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近视眼是人类最常见的眼病之一。资料表明,人类近视眼的发病率平均为22%,我国近视发生率高达31%,是近视眼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不仅仅是屈光问题,近视眼所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情况,特别是病理性近视,实际上是一种眼部综合征。近视患者不仅升学、择业受到影响,其生活、工作、运动也备受困扰。因此,摘掉眼镜,恢复清晰而自由的视力是近视眼患者共同的心愿。

长期以来,眼科学者和视光学专家努力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矫正近视和阻止近视的发展。近百年来,在手术矫治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和散光的统称)方面,更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

准分子激光手术就是用准分子激光通过对角膜瓣下基质层进行屈光性切削,从而降低瞳孔区的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通俗来看就是把角膜当成一种透明材料,通过切削作成了一副镜片)。可矫正度-0度的近视,从目前临床结果观察,此手术是矫正高度近视眼常用的术式。该手术对角膜厚度的要求较高,只适合近视度数稳定两年以上的成年人。常见的并发症有:角膜瓣移位、脱失;上皮植入;角膜新生血管;层间异物残留;欠矫、过矫和回退;感染等。

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变长多伴有眼底的病变,尤其高度近视患者,表现为周边视网膜变薄,萎缩变性,一旦出现视网膜裂孔,就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近视眼导致失明较常见的眼病,应引起近视眼患者特别重视。准分子激光手术虽然使视力恢复了正常,但它并不能改变近视对眼睛已经造成的改变。因此对于术后视力正常的近视眼者,依然要像对待近视眼一样爱护自己的眼睛,应注意避免打篮球等剧烈运动及强体力劳动。当头部受到震动或做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时,视网膜会受到牵拉而发生裂孔,造成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的初期一般表现为眼前有闪电样光带出现,飞蚊黑点大量增加,或视野产生暗影逐渐扩大,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引起高度重视,医院诊治,不可拖延。若等到视力明显下降再就诊,则治疗的效果较差。

虽然行准分子激光手术者基本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一般传统观点认为成年人的视力比较稳定,不容易进一步下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华民族是一个近视高发民族,全国约有近4亿近视患者,而且还在逐年增加,20岁以后近视还在增加的人并不在少数,这主要是和现代社会电脑的普及、工作压力的增大有关,超常时间近距离的工作仍然可导致近视进一步加深。因此对于以近距离工作为主的人来说,准分子激光术后仍然要注意保护好眼睛。准分子激光手术后1~2月内,多数人看近都较吃力,此时应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不仅可避免眼部疲劳酸痛等不适,而且有利于眼睛的恢复。对于视力已完全恢复正常者,仍然要注意用眼卫生,尤其长时间看电脑和伏案近距离工作者,用眼1小时后一定要休息片刻,可以做眼保健操放松眼球,或眺望远处,给眼睛以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用眼使近视再次出现。

说一千道一万,准分子是手术,是手术总会有风险。

部分近视眼患者往往会伴有一些眼底病或其他眼病,他们并非适合准分子激光手术。根据上万例手术资料统计,在前来进行准分子激光治疗的近视患者中约有10—15%不适合该手术。如果勉强接受手术,术后早期视力可能也很理想,但在1至2年后就可能出现诸多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圆锥角膜等,严重损害视力健康。对于术后视力情况,除了少数先天条件较好的近视患者外,并不像有些宣传那样人人都可以恢复至1.5视力。根据近几年的上万例手术记载:85%的近视患者术后第一天视力可达到0.8以上,90%在术后一周达到1.0以上,98%在术后三个月达到1.0以上。专家建议,近视患者选择激光治疗近视时,医院进行,进行准分子手术前,医院的设备、成像质量的检验仪器、手术先进程度,再予以选择。不要轻信广告,务必要了解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成功率不是%,而术后裸视1.0也不代表成像好、看物体会清楚。同时,术前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手术的安全性才能得到充分保证。

毕竟是创伤性治疗,有后遗症的,稍有不慎,请小心你的眼球,而且很多人度数复发,有些病例是复发的度数比手术前还深了度.有个朋友本来去做这个手术,最后去到一看,帮她做手术的那个医生就是带着厚厚的镜片,她问医生,你干吗不做啊,医生只是笑了下,没说什么,那个朋友马上就取消手术了,大伙看了应该会明白了吧。

文章来源:维仕青少年视力服务中心

文中内容不代表本台立场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qdc.com/swmtlcs/7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