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突然高热,新手爸妈手足无措,慌乱中看过急诊医师,原来是传说中的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型(1~2周)。
什么时候容易中招?
每年的夏秋季为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
多大宝宝好发此病?
主要侵袭1-7岁儿童。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会有哪些常见症状?
1.急骤发热,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2.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毫米以下,
1~5日内愈合。
为何宝宝要中招,而不是别人?
有理论在此说话,原来是你家宝贝肺脾湿热,又被外感时邪疫毒看中啦。
1、发病部位多是咽部,为肺部之所主。咽为肺系,脾经“连舌本,散舌下”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均说明了该病与肺脾有关。儿童肺脾不足,易产生肺脾湿热。原因在于儿童身体脏腑功能比较弱,容易外受外邪,导致肺脾湿热,湿热停滞于肺脾而发病。
2、每年的4-9月,暑湿比较严重。非正常之气即为邪气(注:中医将流行性的、传染性比较强的疾病成为时行疾病,其病邪称之为时行疫毒)。
如何应对?
1.家有小宝,常备退热药(泰诺林,美林糖浆)。
2.高热持续,及时就医。对待病毒感染,中医有妙招,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3.不去公共场所,预防交叉感染。肠道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可以通过咳嗽、喷嚏的飞沫传播,在发病前的潜伏期到患病后的几周之内,都会有传染性。
4.清淡饮食,保证休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