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孩子们都在家上网课,怎么能既完成功课又能保护好视力?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魏文斌医生在2月2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给出了建议。
寒假其实是少年儿童的近视高发时期,这和放假期间孩子们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关系密切。这次疫情期间,这样一个特殊寒假,青少年不仅要避免外出活动还要通过网课进行学习,这无疑增加了用眼过度,导致近视的发生或者近视加深的风险。对于宅在家里面的儿童青少年应该怎样合理的用眼呢?
2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第一,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和看电视
建议非学习使用电子产品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通过网络学习30到40分钟后,应该休息或者远眺10分钟,使眼睛得到充分地休息,或者闭眼休息5到10分钟。多在窗户前晒一晒,沐浴阳光。强调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应该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家长也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
第二,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家中的书桌椅应该调整好高度,读书写字的时候保持“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
第三,要改掉不良的用眼习惯
不要在吃饭、卧床的时候看书或者使用电子产品,不要在光线过暗或者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读写的过程中应同时打开房间大灯和台灯,台灯要有足够和均匀的亮度及色温,书籍纸张应该避免精装的铜版纸,从而减少眩光的发生。
第四,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
充足睡眠和合理营养是眼部健康的基础。建议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儿童青少年需要均衡的营养,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蔬菜、水果,每天饮水不少于毫升。
第五,选择合适的室内运动
儿童青少年可以选择原地跑、广播操、仰卧起坐等体育活动。中小学生也可以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通过运动缓解眼部疲劳。但室内活动应该注意选择软底鞋,注意运动幅度和噪音,避免给邻居带来困扰。室内空间比较狭小,周围又有桌椅和家具,要避免儿童摔倒和磕碰,避免意外伤。要做到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
第六,注意手卫生
注意饭前便后洗手,不揉眼睛,不吃手、不啃指甲,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时要注意指缝的清洁,要用流动水清洗。
第七,坚持做眼保健操
坚持一天两次眼保健操,上下午各一次。最好在持续用眼后认真做眼保健操,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做眼保健操前要洗手。
第八,要注意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等眼部疾病
如果儿童眼睛红,眼睛痒,不断揉眼,要警惕是否有过敏性结膜炎。发现儿童歪头视物,频繁的眯眼、挤眼等异常情况应该仔细观察,医院进行就诊。
专家介绍魏文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同仁眼科中心副主任,眼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眼底病首席专家,教授
国家卫生计生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医德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入选首批国家级和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特支计划工程首批领军人才。
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2年,擅长眼底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尤其在视网膜脱离,眼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成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万余例;创造性地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进行眼内肿瘤局部切除,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率先在国内建立眼内肿瘤诊断治疗平台,组织成立眼内肿瘤诊疗及研究团队、建立儿童眼肿瘤筛查中心、葡萄膜黑色素瘤诊疗组,制定相应的眼内肿瘤诊断及治疗规范、临床及科研数据库,使我国眼内肿瘤诊断治疗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在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主编专著20余部。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4项。
现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十余种专业杂志编委,《中华眼科杂志》《国际眼科纵览》《眼科》《实用防盲技术杂志》副主编。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眼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学会眼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大数据学会眼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视觉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协会眼科与视觉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底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欧美留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学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同仁张晓楼眼科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来源:环球网、眼界
责任编辑:饶春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