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视力?
1)遗传。孩子近视眼的形成,多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已有研究表明,父母高度近视,孩子发生近视的几率可能越大。
2)不良用眼习惯。如长时间持续用眼、过近距离用眼、环境光线不足、读写姿势不当等用眼行为,都会对视力产生不良影响。
3)眼部疾病。如小儿斜视、弱视、先天性白内障等,都可能对视力及视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作用,需要及时诊断并治疗。
2、小孩子可以做近视手术矫正视力吗?
从医学角度来讲,如果经过眼部检查符合近视手术条件,是可以通过近视手术矫正近视的。但是青少年儿童处于身体发育期,近视度数一般会继续增长。建议等度数稳定,结合个人意愿,并经过检查和评估后再进行。
3、孩子近视有前兆吗?
经常性眯眼、眨眼、揉眼、扳眼、皱眉、歪头看、凑近看……当发现有这些表现,要高度警惕了,可能是近视来临的征兆。
4、如何预防近视度数快速加深?
近视眼的发生发展,除遗传因素外,不良用眼行为和环境是其主要诱因。如,持续性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少、用眼姿势不正确等。预防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要从用眼卫生和科学用眼习惯养成方面入手。
此外,坚持定期视光复查,或可结合医生建议使用角膜塑形镜等方式科学控制。
5、多参加户外活动能预防近视?
每天2小时或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患近视风险。青少年儿童多到户外活动,沐浴阳光,既能强健体魄,又能预防近视,一举两得。
6、给孩子配眼镜要注意什么?
小朋友的眼睫状肌调节能力强,单纯的电脑验光并不能准确获得孩子的真实近视度数。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散瞳验光可以排除过度调节对验光结果的影响,从而获得准确屈光度数,制定合适的近视矫正方案。
7、坐教室中间的座位最好?
青少年时期发生近视,多与长时间不科学近距离用眼有关,而看黑板并不属于近距离用眼。所以,与其纠结座位,不如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用眼姿势、定期视光检查、及时科学矫正近视。
8、是不是只要看不清就要戴眼镜?
导致孩子看不清的原因,不止有近视,假性近视、散光、中高度远视或者一些小儿眼病,都有可能影响视力,导致视物不清。首次发现孩子视力异常,应尽医院进行检查诊断,确诊是近视再配镜矫正。
9、隔多久测一次视力最好?
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快,建议每3~6医院进行视力检查。如果已经近视,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诊。
10、孩子近视后怎么办?
一方面,结合医学验光结果,根据医生建议戴眼镜矫正近视。同时,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增加日间户外活动,控制近视进展。
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屈光发育档案,每3~6医院进行视光复查。结合视力、眼位、眼轴、角膜曲率等数据,及时了解眼部发育及视力变化情况,适时干预控制。
11、哪些方法可以缓解视疲劳?
远眺,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远眺6米外20秒以上。因为近距离用眼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睫状肌的过度紧张,而眺望远方,可以通过调节用眼距离来缓解这种紧张。同理,闭目休息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12、哪个年龄段更容易近视?
近年来,近视眼初发年龄明显提前。从年龄段来看,6~10岁孩子的近视增长率,比11~18岁的孩子高。所以,近视预防,需越早越好。
13、如何科学近距离用眼?
无论是阅读、写字还是看电视,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远眺一会;连续用眼40分钟,注意眼睛休息。
14、高度近视就是近视度数高点?
一般来说,高度近视指近视度数超过度。高度近视眼的眼轴通常较长,增长的眼轴更容易牵拉视网膜,造成眼底组织病变,增加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眼部疾病患病概率,严重甚至可能致盲。这也是要做好孩子近视进展控制的意义所在。
15、如何判断真假近视?
医院进行散瞳验光。若屈光度结果正常,则是假性近视,通过用药和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可以恢复眼调节;反之,则是近视,需要科学戴镜矫正。
16、近医院?
验光配镜是一项医学行为,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除了验光,还需要在排除眼部疾病的情况下,根据双眼视功能、眼位、眼轴、角膜曲率等数据,综合日常用眼习惯给出恰当的验光处方。所以,一医院进行验光配镜。
以下是小编找到的一些关于儿童眼睛的对照表以及普及知识
联系我们:
深圳市罗湖区笋西社区德康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