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dquo指尖上的中国rdquo

“指尖上的中国”加速“全民毁眼”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眼健康警钟应长鸣

“7.53亿手机网民”、“平均每天看电子屏时长超5.8小时”、“全民毁眼进行时,95%以上的人都有不良手机用眼习惯”……6月5日,爱尔眼科和一点资讯联合发起的《国民手机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在北京发布,一组组调查数据让人震撼。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眼科学组委员、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绍伟教授指出,在这个手机盛行的时代,“指尖上的中国”国民的用眼负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重,眼健康问题在这个时代也显得尤为突出,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时时敲响眼健康警钟显得尤为重要。

6月5日,爱尔眼科和一点资讯联合发起的《国民手机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在北京发布。

95%以上的人有不良手机用眼习惯

其中近八成爱在交通工具上使用

截止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占比达到97.5%。《国民手机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大数据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数万名网友,平均每天看电子屏时长近6个小时,占全天时间的24%;每天使用手机的次数达次,即一天24小时中,每13分钟就会使用一次手机。

《大数据报告》从性别、年龄、地域、职业四个维度来分析大众的用眼习惯、用眼环境、用眼意识和日益严峻的国民眼健康形势之间的关联性。一点资讯大健康事业部总经理杜文汉先生表示,从年龄层来看,大家沦为“手机党”的原因不尽相同。手机成为60后哄孙子的“必杀技”,成为70后听歌、追剧的文艺装备,成为80后职场妈妈深夜“剁手”工具,成为90后男生的手游、撩妹神器,成为90后女生比男朋友更长情的陪伴者,成为00后哪里不会点哪里的学习机。

而从地域特征来看,华北属于“养生族”,白天亮屏时长全国最长,晚上亮屏时长全国最短,属于早睡早起型;华东是“夜猫子”,凌晨3点手机状态活跃度达到13%,位居全国榜首;而华南属于“追剧党”,深夜创造连续最长亮屏时长。

一点资讯大健康事业部总经理杜文汉先生解读《国民手机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

伴随着使用手机的频率、使用时长高涨,随之而来的是五花八门的用眼恶习。《大数据报告》显示,95%以上的人都有不良手机用眼习惯,其中在交通工具上使用手机的占比达到79%,以不正确的姿势(躺着或趴着等)使用手机的达66%,在黑暗环境中使用手机、在强光下使用手机的人数也不少。

长时间手机光线照射

或增加多种眼病的发病几率

李绍伟教授表示,现代社会大量的近距离工作、大量的使用手机,彻底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用眼方式,其危害是不可估量的。据统计,目前我国有逾6亿人近视,万人青光眼、万以上白内障以及万眼底新生血管疾病患者。伴随“指尖生活”的盛行,中老年易患的白内障、老年黄斑变性,中青年易患的青光眼、干眼症,以及青少年易患的近视、斜弱视等正在快速增加并明显呈年轻化趋势。

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眼科学组委员、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绍伟教授作解读。

“手机使用的频率、强度、时长和白内障、老年黄斑变性、青光眼、干眼症以及近视都有一定的关联性。”李绍伟教授介绍,“比如说白内障,它90%以上都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属于老年性疾病。而发生白内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强烈光线,所以在印度、中国西藏,白内障发生率最高,因为紫外线照射强。”

那手机光线,长时间照射会不会诱发白内障呢?“这是有可能的,一方面是由于手机光线中的蓝光危害,另一方面是由于手机辐射危害,还有就是使用手机需要眼睛的大量调节,可能会造成晶体囊膜的损害,进而提升白内障发生的几率。”李绍伟教授表示,“近年来,白内障发病的年龄段逐年走低。所以强烈建议各位,在眼睛没有发生问题时,也一定要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将眼疾扼杀在摇篮里。”

李绍伟教授现场接受来自全国媒体的提问。

中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

科学防控和矫正是关键

“科学防控近视,关爱孩子眼健康”是今年6.6爱眼日的主题。这也是自年确定“全国爱眼日”至今,第6次明确提出近视防控及青少年眼健康相关的主题,并且是连续三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qdc.com/swmtlyf/13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