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简要介绍一下高度近视导致的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形成视网膜脱离有几种情况。
第一,血供不足,眼轴变长以后,视网膜血管距离周边部距离变长,原来的血管因为拉长以后管腔变细,血供不足。血供不足就会导致周边部的营养供给不足,视网膜的自然修复以及其他营养情况都会变差,这时候视网膜会变薄,强度下降。
第二,玻璃体是退行性改变。因为眼轴变长了以后,原来刚刚好的玻璃体变得相对不足,玻璃体出现液化,原来呈凝胶状态的玻璃体。对于视网膜的支持是均匀的均一的,稳定的,一旦出现液化,支持的力量不足,各方面出现不均匀,玻璃体会随眼睛的转动而出现移动,这在原先呈凝胶状态的时候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眼睛即使出现转动,力量都是均匀的。这个时候容易出现应力集中,一旦出现应力集中,力量超过视网膜的可耐受力,就会从连接比较牢靠的基底部或者黄斑部,出现视网膜的裂孔,通过裂孔视网膜下液形成,进而导致视网膜脱离。
第三,视网膜和巩膜的弹性不匹配,视网膜属于神经组织,弹性比较差,而巩膜组织属于胶原组织,弹性非常好。眼轴增长的这种情况下,巩膜的扩张比视网膜的扩张要大,这个时候巩膜和视网膜之间有一个分离的力量,这种力量在外力的影响下,有可能就会导致视网膜脱离。
目前我们没有办法让眼轴,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预防近视进展,阻止眼轴长得比较快,让孩子的近视度数比较浅,最佳的情况下不长长,这样低度的近视在未来有条件可以进行想要的治疗,比如激光手术。当然或许那个时候,稳定的角膜形态改变的技术也成熟,这个时候激光手术都不用了。因为激光手术可以导致角膜变薄,从而可能导致因为角膜变薄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