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眼球解剖示意图
眼内病理膜指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等表现为点状、膜状回声的一组病变。
一、玻璃体积血
1、病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眼科手术及眼外伤。
视网膜血管炎。
老年性黄斑盘状变性。
2、超声诊断要点
①少量出血:玻璃体内弱点状、絮状回声,广泛分布于玻璃体内,随眼球转动而活动。
②出血多:异常回声充满玻璃体,形成中低至中强回声机化条。
③异常回声运动度及后运动度均较明显。
④CDFI:机化条内无血流信号。
3、临床表现
出血量少,表现为“飞蚊”症;出血量多,眼前可有暗影飘动,视力下降明显。
(玻璃体内积血)
二、玻璃体后脱离
1、病因
玻璃体液化。
玻璃体内机化条牵拉。
玻璃体收缩。
视网膜、脉络膜的渗出、出血压迫。
2、超声诊断要点
完全型
①玻璃体内连续条带状弱回声,不与后极部回声相连。
②运动、后运动试验(+)。
不完全型
①玻璃体内条带状回声,与视盘、黄斑或其他后极部眼球壁回声相连。
②运动、后运动试验(+)。
共同CDFI表现:条带状回声内无血流信号。
玻璃体内膜状回声运动特点:自眼球一侧向另一侧的波浪状运动。
3、临床表现
起病急,主要症状是飞蚊症和闪光感。
(玻璃体后脱离)
三、视网膜脱离
1、病因
为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脱离,而非视网膜与脉络膜之间的脱离。近视、炎症渗出积聚在视网膜下、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增性对视网膜牵拉等。
2、超声诊断要点
①玻璃体腔内可见“V”形光滑带状回声,一端连于视盘,另一端连球壁。
②有轻度运动,但后运动多为阴性。
③CDFI:带状回声内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相延续的动、静脉伴行血流。
3、临床表现
①初发时,有“飞蚊症”或眼前漂浮物,某一方向有闪光感。
②累及黄斑区,可有视力显著减退,眼压降低。
(视网膜脱离)
四、脉络膜脱离
1、病因
手术。
炎症。
外伤。
血管性疾病致渗出性脉络膜脱离。
2、超声诊断要点
①轴位切面探及玻璃体内多个弧形条带状回声,与眼球赤道附近球壁回声相连,但一般不与视盘相连。
②带状回声凸面(弧心)相对,在玻璃体腔中轴相接,称“接吻征”。
③类冠状切面探及多个弧形带状回声,有多个点与球壁回声相连,似“花瓣状”。
④CDFI:带状回声内见较丰富血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不延续,呈低速动脉型频谱。
3、临床表现
视力下降不显著。脉络膜脱离通常在1~2周自行消退,且不留痕迹。
(脉络膜脱离)
?后运动试验为玻璃体内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试验。方法
①探查眼球轴位,观察病变与视盘之间连接或不连接。嘱患者眼球运动,观察玻璃体病变随眼球运动的情况。
②如玻璃体病变随眼球运动而运动,则运动试验阳性,反之则为阴性。
③嘱患者眼球运动后立即停止,观察此时玻璃体内病变运动情况,如病变仍运动为后运动实验阳性,反之阴性。
(图片摘自《现代超声诊断学(第二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感谢您的阅读,您的阅读是我最大的鼓励,您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您点赞、收藏、分享,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