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分离。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三类。
脱离的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脱离的视网膜呈波浪状起伏不平。
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在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视网膜裂孔进入神经上皮视网膜下,使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分离。
0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两大要素(1)视网膜裂孔形成;(2)玻璃体牵拉与液化。裂孔形成因素有视网膜变性萎缩、玻璃体后脱离及牵拉。老年人、高度近视、无晶状体眼、人工晶体眼、眼外伤等易发生。
02临床表现(1)发病初期有眼前漂浮物,闪光感及幕样黑影遮挡(与RD区对应),并逐渐变大。RD累及黄斑时视力明显减退。(2)眼底检查见脱离的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脱离范围可由局限性脱离至视网膜全脱离。
03治疗原则是手术封闭裂孔。手术方法有巩膜外垫压术、巩膜环扎术、复杂病例选择玻璃体切除手术。
2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增值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病变并发玻璃体积血及眼外伤等均可发生玻璃体内及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的纤维增生膜,进而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大部分眼病可见原发性病变,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炎等。
3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有两种类型,即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和出血性视网膜脱离,均无视网膜裂孔。前者见于原田氏病、葡萄膜炎、后巩膜炎、葡萄膜渗漏综合征、恶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CSC、Coats病、脉络膜肿瘤等。后者主要见于湿性ARMD及眼外伤。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
名医简介
吴建华
职称:主任医师、硕士、眼底病科主任学术职务:湖北省眼科学会常委、湖北省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硕士生导师、医院集团眼底病学组副组长资历:从事眼底病专业临床工作十余年,在读研究生期间即专门研究视网膜脱离手术和玻璃体切割手术,并且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临床眼科手术学》、《临床眼科诊疗常规》等专著。医院眼科学习进修,年赴美国洛杉矶DohenyEyeInstitute作访问学者进行深造。擅长各种眼底疾病的诊治,尤其专于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瘤病、视网膜血管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和玻璃体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在应用23/25/27G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急性黄斑下出血,自体视网膜神经上皮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以及难治性复杂性PVR/APVR,复杂性眼外伤处理等方面有自己丰富的经验。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具体坐诊时间以每周坐诊表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