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隔15年ADA更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指

年2月21日,美国糖尿病协会在DiabetesCare杂志上发布了最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指南,内容涵盖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自然病程,包括危险因素和疾病各个阶段——从轻度非增值性病变、中度非增值性病变伴黄斑水肿、再重度非增殖性病变。

这份声明指出,自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首次发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指南至今,这一慢性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进展包括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评估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病理变化;使用广角眼底照相检测临床无症状性微血管病变;以及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生长因子(VEGF)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现将这份声明中的推荐要点总结如下,以供大家收藏:

自然病程

1.优化血糖控制,以降低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A级证据)。

2.优化血压和血脂控制,以降低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A级证据)。

筛查

1.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发病5年内,应寻求眼科医师或验光师进行全面、综合的眼科检查(B级证据)。

2.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确诊时就应该寻求眼科医师或验光师进行全面、综合的眼科检查(B级证据)。

3.如果未发现视网膜病变证据,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每2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

但是,如果合并任意水平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型/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立即进行散瞳视网膜检查,并在此后应至少每年重复一次散瞳视网膜检查。而且,对于那些视网膜病变正在进展或已威胁视力的患者,应该考虑增加检查频次(B级证据)。

4.对于计划妊娠或已经怀孕的1型/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告知妊娠期间视网膜病变有出现发生发展的风险(B级证据)。

5.1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计划妊娠期间或妊娠早期应该进行眼科检查,且这些患者在妊娠各期和产后1年内需要注意监测视网膜病变程度(B级证据)。

6.虽然视网膜照相可以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工具,但不等同代替全面眼科检查。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至少在发病初始和其后由眼科医师推荐的时间间隔进行全面眼科检查(E级证据)。

治疗

1.对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严重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及时转诊给富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管理知识和临床经验的眼科医师(A级证据)。

2.激光光凝术治疗有助于降低高危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和部分严重非增殖性糖尿病病变患者的视力下降风险(A级证据)。

3.发生在视网膜中央凹、并威胁视力的中央视觉受累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治疗指征(A级证据)。

4.由于阿司匹林不会增加视网膜出血风险,因此,合并视网膜病变不是阿司匹林心血管保护治疗的禁忌证(A级证据)。

责任编辑

张开平;题图

视觉中国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鑳芥不鐧界櫆椋庣梾鐨勫湴鏂?
鍖椾含娌荤櫧鐧滈鐨勫摢瀹跺尰闄㈡渶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qdc.com/swmtlys/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