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A1型题
1.葡萄膜炎最常见的是:()A
A.前葡萄膜炎
B.中间葡萄膜炎
C.后葡萄膜炎
D.交感性眼炎
E.视网膜脉络膜炎
2.前葡萄膜炎急性发作时的临床表现是充血、角膜后沉着物(KP),虹膜、瞳孔变化是哪一组?()A
A.睫状充血、尘状KP、虹膜纹理不清、瞳孔缩小
B.睫状充血、无KP、虹膜节段性萎缩、瞳孔开大
C.结膜充血、无KP、虹膜纹理清、瞳孔无变化
D.睫状充血、羊脂状KP、虹膜纹理可见、瞳孔正常
E.混合充血、角膜无KP、虹膜破孔、瞳孔异位
3.前葡萄膜炎晚期并发眼球萎缩是由于:()B
A.瞳孔闭锁、增加虹膜张力、房角开放、房水排出过多
B.炎症反复发作、睫状体萎缩
C.炎症所致、房水分泌过多
D.视功能丧失
E.眼内容物机化浓缩
4.中间葡萄膜炎诊断依据典型体征有:()B
A.出现飞蚊症并有加重
B.玻璃体雪球样混浊、雪堤样改变
C.视神经萎缩
D.视网膜新生血管
E.黄斑囊样水肿
5.虹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A
A.虹膜周边前粘连、瞳孔闭锁
B.房水分泌过多
C.血-房屏障功能破坏
D.玻璃体大量炎症细胞
E.炎症反复发作使房角后退
6.急性前葡萄膜炎治疗措施中不包括()C
A.皮质类固醇
B.抗生素
C.缩瞳
D.非皮质类固醇抗炎药
E.免疫治疗
7.粉尘状KP的主要构成细胞是()A
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B.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类上皮细胞
C.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E.类上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8.成年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是()B
A.视网膜母细胞瘤
B.脉络膜黑色素瘤
C.脉络膜血管瘤
D.脉络膜骨瘤
E.黑色素细胞瘤
9.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病因为()B
A.巨细胞病毒感染
B.疱疹病毒感染
C.真菌感染
D.细菌感染
E.弓形虫感染
10.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晚期的眼底典型改变为()
A.视网膜血管炎
B.视网膜血管闭塞
C.视网膜新生血管
D.眼底大片状黄白色渗出
E.晚霞样改变
A2
11.一患者因乳腺癌行乳房切除后1年来复查,见视盘颞侧有一4PD大小的深灰色蘑菇形隆起,诊断考虑为()B
A.脉络膜血管瘤
B.脉络膜转移瘤
C.恶性黑色素瘤
D.视网膜血管瘤
E.黑色素细胞瘤
B
问题12-14房水闪辉
A.瞳孔区晶体前表面见环行色素
B.KP
C.瞳孔膜闭
D.房水中大量炎症细胞
12.由于角膜内皮损伤和炎症细胞或色素的同时存在形成的产物C
13.因血房水屏障功能破坏,蛋白进入房水所造成的A
14.在瞳孔区范围均有纤维膜覆盖D
问题15-17
A.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皮肤损害和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疾病
B.脑膜刺激征、听力障碍、白癜风、毛发变白、脱发、双侧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
C.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双眼发生的肉芽肿性葡萄膜炎
D.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视网膜坏死
E.虹膜脱色素为主要特征
15.交感性眼炎C
16.Behcet病A
17.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B
CC型选择题
A.发病隐匿,轻者无任何症状,重者有飞蚊症
B.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8.前葡萄膜炎B
19.中间葡萄膜炎A
20.后葡萄膜炎D
X型
21.葡萄膜易受到自身免疫、感染、代谢、血源性、肿瘤等因素影响,与下列哪项有关:(ABCD)
A.富含黑色素相关抗原
B.视网膜、晶状体含有多种致葡萄膜炎活性的抗原
C.脉络膜血管丰富
D.脉络膜血流缓慢
E.玻璃体浓缩
22.葡萄膜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是:(ABCE)
A.感染因素
B.自身免疫与免疫遗传因素
C.氧化损伤机制
D.维生素缺乏所致
E.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作用
23.急性前葡萄膜炎:(BDE)
A.突发眼痛、眼红、畏光、恶化、呕吐
B.有睫状充血
C.角膜后有尘状色素性KP
D.瞳孔缩小,有渗出及后粘连
E.前房闪辉明显
24.睫状肌麻痹剂的作用是:(ABDE)
A.防止虹膜后粘连
B.拉开新鲜的虹膜后粘连
C.抑制睫状突分泌房水
D.解放睫状肌的痉挛以减轻充血水肿及疼痛
E.解放瞳孔括约肌的痉挛
25.糖皮质激素治疗葡萄膜炎:(ACDE)
A.急性前葡萄膜炎一般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结膜下注射
B.在急性前葡萄膜炎,应使用糖皮激素结膜下注射
C.在急性前葡萄膜炎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剂治疗
D.出现反应性视盘水肿,可用地塞米松后Tenon囊下注射
E.出现黄斑水肿的患者,也可用地塞米松后Tenong囊下注射
26.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ABDE)
A.眼压较高者可口服乙酰唑胺
B.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C.用缩瞳剂使虹膜张力增加,房角开放,从而降低眼压
D.有瞳孔阻滞者应积极抗炎,尽早行激光虹膜节开
E.若房角粘连广泛,应行滤过性手术
27.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ABCD)
A.双侧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
B.有脑膜刺激征
C.听力障碍、白癜风、毛发脱落
D.眼底血管造影在早期出现多发性细小的荧光素渗漏点,以后扩大融合
E.脉络膜脱离
28.Behcet病的是临床表现:(BCDE)
A.眼干燥症,角膜有点状着色
B.有反复发作的非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
C.反复发作的多发性口腔溃疡
D.皮肤呈多形性改变
E.复发性生殖器溃疡
29.交感性眼炎:(ABCD)
A.多发生在外伤或眼内手术后2周~2个月
B.发病隐匿、表现各类型葡萄膜炎
C.可出现晚霞状眼底
E.常可发生在非穿通伤的眼球
30.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BCD)
A.由疱诊病毒感染
B.是一种视网膜坏死、视网膜动脉炎
C.玻璃体混浊
D.后期出现视网膜脱离
E.多为双眼受累
31.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ACDE)
A.起源于葡萄膜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
B.也可以由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通过血行转移至脉络膜
C.肿瘤多位于眼底后极部,为灰裼色肿块
D.多发生于50—70岁,常为单侧性
E.早期可局部切除,晚期酌情行眼球摘除或眶内容剜除
32.脉络膜转移癌:(ACDE)
A.多见于40—70岁,女性
B.原发病灶以鼻咽癌最为多见
C.眼底可见后极部视网膜下呈灰黄色结节状隆起
D.晚期可发生广泛性视网膜脱离
E.一般多为癌症晚期,可行化疗或放疗
二、名词解释
33.瞳孔闭锁
34.眼内炎
35.Behcet病
36.交感性眼炎
37.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38.急性视网膜坏死
答案:
33.在葡萄膜炎时,虹膜有粘连,在瞳孔区虹膜呈范围内粘连,则称为瞳孔暑锁。
34.全葡萄膜炎由感染引起时,称为眼内炎。而全葡萄膜炎是指累及整个葡萄膜的炎症,常伴有视网膜和玻璃体的炎症。
35.Behcet病是一种以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皮肤损害和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的疾病。此病主要发生于远东、中东和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也是国内葡萄膜炎中常见的类型。36.交感性炎是指发生于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术后的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受伤眼被称为诱发眼,另一眼则称为交感眼。
37.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是以双侧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特征的疾病,常伴有脑膜刺激征、听力障碍、白癜风、毛发变白或脱落。此病曾称为“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是国内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之一。
38.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种以视网膜坏死、视网膜动脉炎、玻璃体混浊和后期视网膜脱离为特征的见,性别生于任何年龄,以15—75岁多见,性别差异不大,多单眼受累。
三、填空题
39.葡萄膜炎就是眼内炎的总称。它包括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和玻璃体的炎症。
40.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原则是立即扩瞳作用防止虹膜后粘连,迅速抗炎防止眼组织损伤和并发症
41.后葡萄膜炎包括脉络膜炎、视网膜炎、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和视网膜血管炎等一组炎症性疾病。
42.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是以双侧肉芽肿性全葡萄膜炎为特征的疾病,常伴有脑膜刺激症、听力障碍、白癜风、毛发变白或脱落等。
43.Behcet病是一种以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皮肤损害和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的疾病。
44.交感性眼炎是指一眼发生了眼球穿通伤或眼内手术术后的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受伤眼称诱发眼,另一眼称交感眼
四、简答题
45.简述急性前葡萄膜炎与急性结膜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鉴别要点。
答:(1)急性前葡萄膜炎为突发眼痛、发红、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检查时可见睫状充血、尘状KP、前房闪辉、大量房水细胞,或伴有纤维蛋白渗出,甚至前房积浓、瞳孔缩小、虹膜后粘连,眼压正常或偏低等改变。(2)急性结膜炎为急性发病,因充血而有异物感,分泌物多。检查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大小正常,视力、眼压均无明显改变。(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呈急性发病,视力突然下降,且头痛、恶心、呕吐、角膜下皮水肿、前房浅、房水闪辉,但无炎症细胞。瞳孔呈椭圆形散大,眼压增高等特点鉴别。46.简述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案。
答:①用睫状体麻痹剂立即扩瞳,防止虹膜后粘连,首选后马托口眼膏;②糖皮质激素滴眼液:进行抗炎,根据病情的轻重制定滴眼次数。必要时眼周和全身用药;③非甾体消炎药;④病因治疗:由感染因素引起的,应抗感染治疗;⑤并发症治疗。
47.简述前葡萄膜炎引起继发性青光眼的机制。
答:前葡萄膜炎时,可因炎症细胞、纤维蛋白渗出、组织碎片等阻塞小梁网,虹膜周边前粘连,房角粘连或小梁网的炎症,均使房水外流受阻;虹膜后粘连、瞳孔闭锁、瞳孔膜闭阻塞了房水交通等机制,均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48.简述中间葡萄膜炎的主要体征有哪些。
答:(1)眼前段改变:常见羊脂状KP或尘状KP,轻度房水闪辉,房水细胞。可有虹膜前、后粘连;(2)玻璃体改变:雪球状浑浊多见;(3)睫状体平坦部改变:雪堤样改变为特征性改变;(4)视网膜脉络膜损害:易发生下方周边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周边部视网膜脉络膜炎。
五、论述题
49.急性前葡萄膜炎的治疗可分为哪些方面,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治疗方法及作用机制是:
(1)睫状肌麻痹剂:是必需药物,一旦发病应立即给药,目的在于:①防止和拉开虹膜后粘连,避免并发症;②解除睫状肌、瞳孔括药肌的痉挛,以减轻充血、水肿及疼痛,促进炎症恢复和减轻痛苦。最好首选1%、2%和4%后马托品眼膏,而不是阿托品。因为后者的睫状肌麻痹和瞳孔扩大作用持续时间长(10-14天),易使瞳孔处于固定的散大状态,发生散瞳下的虹膜后粘连,带来严重后果。后马托品的作用时间约18-36小时,可使瞳孔处于不断运动状态,有效预防虹膜后粘连。一般在炎症急性期给予2%后马托品眼膏每日2次,以后改为每日1次。新鲜的虹膜后粘连不易拉开时,可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1%阿托品、1%丁卡因、0.1%肾上腺素等量混合)0.1-0.2ML,对炎症恢复期可给予0.5%-1%的托品酰胺滴眼液,每日1次。
(2)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皮质类固醇可抑制炎症,减少渗出,常用制剂有醋酸氢化可的松(0.2%、2.5%)、醋酸氟美松龙(0.1%)悬液或溶液。对严重的急性前葡萄膜炎,可给予0.1%地塞米松磷酸盐溶液每15分钟点眼1次,连续4次后改为每小时1次;数天后,根据炎症消退情况逐渐减少次数。急性前葡萄膜炎一般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结膜下注射,因为滴眼剂点眼可在房水中达到足够的浓度,与结膜下注射效果相同,可避免结膜下注射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
(3)非甾体消炎药:非甾体消炎药主要通过阻断前列腺素、白三烯等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而发挥其抗炎作用。已经证明,急性前葡萄膜炎,特别是手术或外伤所致者,有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参与,因此可给予吲哚美辛滴眼剂,或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每日3-8次。一般不需口服治疗。
(4)糖皮质激素眼周和全身治疗:对于出现反应性视盘水肿或黄斑水肿的患者,可给予地塞米松2.5MG和TENON囊下注射。方法是,选用25号针头,多从颞上或颞下方穹窿部结膜和球结膜移行处进针,在进针过程中要注意左右摆动,以免针头误刺入眼内。对于不宜后TENON囊下注射者,或双侧发病出现反应性黄斑水肿、视盘水肿者,可口服泼尼松,开始剂量为30-60MG,早晨顿服,1周后减量,一般不超过2个月。
(5)病因治疗:由感染因素所引起的,应抗感染治疗。
(6)并发症治疗:继发性青光眼宜口服降眼压药(如乙酰唑胺)联合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0.5%噻吗洛尔)点眼。对有瞳孔阻滞者应在积极抗炎治疗下,尽早行激光虹膜切开术或虹膜周边切除,如房角粘连广泛者,可行滤过性手术。
对并发性白内障,应在炎症得到很好控制的情况下,行白内障摘除及IOL植入,术前、术后全身和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预防前葡萄膜炎的复发。(择其中要点作答即可)
50.论述交感性眼炎的定义,有哪些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措施。
答:交感性眼炎是指发生于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术后的双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受伤眼被称为诱发眼,另一眼则称为交感眼。(1)临床表现:可发生于外伤或手术后5天-56年内,但多发生于2周-2个月内。眼球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史对此病诊断有重要价值。一般发病隐匿,为肉芽肿性炎症,可表现为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其中以全葡萄膜炎为多见。可出现与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相似的晚霞状眼底和Dalen-Fuchs结节,也可出现一些眼外病变如癜风、毛发变白、脱发、听力下降和脑膜刺激征等。(2)治疗:对眼前段受累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点眼和睫状肌麻痹等治疗。对于表现为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者,则应选择糖皮质激素口服或其他免疫抑制剂。(3)预防:眼球穿通伤后及时修复伤口,避免葡萄膜嵌顿及预防感染,对此病可能有预防作用。关于眼球摘除伤眼是否具有预防作用,尚有争议。对有望保存视力和眼球者,应尽可能修复伤口。对修复无望的眼球破裂,可慎行眼球摘除术。51.试述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及临床表现,应与何种眼病鉴别。
答: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种以视网膜坏死、视网膜动脉炎、玻璃体混蚀和后期视网膜脱离为特征的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15-75岁多见,性别差异不大,多单眼受累。临床表现为多隐匿发病,出现眼红、眼痛或眶周疼痛,早期出现视力模糊、眼前黑影,病变累及黄斑区时可有严重视力下降。眼前段可有轻至中度的炎症反应,易发生眼压升高。视网膜坏死病灶早期多见于中周部,呈斑块状,以后融合并向后极部推进。视网膜血管炎是另一重要体征,动、静脉均可受累,但以动脉炎为主。疾病早期可以轻度至中度玻璃体混浊,以后发展为显著的混浊,并出现纤维化。在恢复期,坏死区常形成多数视网膜裂孔,引起视网膜脱离。此病应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眼弓形虫病等相鉴别。
版
权
声
明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