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图带你看懂手足口与疱疹性咽峡炎

又到了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病发高峰期,说起这两个疾病,宝妈人人自危,因为这样两样病情都会传染,这是病毒感染性疾病,感染群族是6岁之内的幼儿和婴幼儿,一人出现病况往往会波及一大群的孩子,偏偏这两病还没有特效药,只能生生的熬过这个阶段,当出现孩子发烧,无法进食之类的状况就会让家长感到焦虑。

那这两种疾病有什么共同性和差异性呢?可以看下面的思维导图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一对狐朋狗友

来说一下传说中的疱疹性咽峡炎,他和手足口病其实是一对狐朋狗友,它俩有很多相似点:

共同点1:肠道病毒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病毒是一类病毒的统称,有很多不同的品种,比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71型等。家长们也不需要记住这些奇怪又拗口的名字,为嘛呢,因为这类病毒,无药可治,且没有疫苗。

共同点2:夏秋季高发,儿童高发

这俩都是儿童的常见病,本来就高发于夏天,什么“新的一轮病毒感染来了”真是无力吐槽。

共同点3:存在潜伏期

肠道病毒感染存在1-3天的潜伏期,潜伏期的意思就是已经感染了病毒,具备传染性,但还没有发病。所以即便孩子一发病就隔离,前两天跟他一起玩耍的小朋友还是很有可能中招。

共同点4:症状上的相似

大部分发病的孩子首先会出现发热的症状,看起来很像普通感冒。手足口病的体温通常会高一些,但不是绝对。

之后小朋友的嘴里、咽部会出现一些水疱,这些水疱会让孩子很疼,休息不好,难以进食,是非常考验家长的时刻。

手足口病的患儿会出现手心、脚心的皮疹,疱疹性咽峡炎有时也会在手、脚、臀部有一些类似疮的皮损。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有时候看起来很像。这么像?没法区别怎么办?走,下一条。

共同点5:对症治疗,等待自愈

“感冒是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不用吃抗生素,不用吃中成药,只要对症治疗、等待自愈即可”这一观点已经被很多家长所接受了,现在,你要接受的就是这个观点的升级版——虽然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看起来比感冒要严重很多,这依然是无特效药的疾病,也不用吃抗生素、中成药、所谓的抗病毒药;若是体温太高,你可以给孩子吃退热药物;大约需要7-10天的时间,孩子就会自愈。

所以,你不用急着给孩子下诊断,因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处理原则基本一样。

共同点6:洗手是最好的预防

怎么预防这两种疾病呢?因为没有疫苗,所以保持个人卫生是最重要的啦。大人和孩子都要勤洗手,对家中的物品进行必要的消毒,经常开窗通风,巴拉巴拉,看出来了吗,跟流感的预防措施是一样一样哒。

此外,得病了一定要隔离,要隔离到症状消失后一周。

常见QA:

Q:这两种病到底是怎么传播的?

这两种病是肠道疾病引起的,肠道疾病在哪儿呢,在肠道里,在排出的便便里……所以勤洗手很重要……

除此之外,水疱破溃流出的液体是有传播性的。也可经过飞沫传播,嗯,跟感冒一样哈,所以嘴对嘴的亲亲是有可能传播的哈,但这个传播比例很低啦,“不亲嘴”不如“勤洗手”来得重要哈。

Q:得过手足口病就不会再得了吗?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刚才也说了,肠道病毒是一类病毒,有很多品种的病毒。

Q:要不要去看医生?

要的。如果你怀疑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或者疱疹性咽峡炎,医院就诊,请医生来帮助判断。

Q:怎样让孩子舒服一点儿?

嘴巴里有水疱时会很疼,会影响进食。可以用温开水或盐开水漱口,吃一些温凉的流质或较软不需要咀嚼的食物。鼓励孩子多饮水,可以喝冰牛奶(还能补充能量);特殊时期,冰淇淋也是很推荐的哦。

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如果疱疹破溃,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外用的药物。

Q: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

有,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症状很轻的,跟普通感冒其实差不多。但是有很小的比例会发展为重症,尤其是手足口病,会发生脑膜炎、心肌炎等很严重的情况。重症是无法预防的,一些很危重的病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可能这就是手足口病让人害怕的地方。

早期发现重症并及时送医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孩子在3岁以下,家长要特别注意,在刚发病的几天里,如果有以下症状:持续不退的高热、精神萎靡或者烦躁、睡眠过程中一惊一跳、呕吐,请不要犹豫,立即带孩子去急诊。如果医生怀疑有脑膜炎,可能要做腰椎穿刺,请不要抗拒,听从医生的安排。

有问医生答

问:疱疹性咽颊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肠道病毒引起的,肠道病毒分很多种,什么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等。大家都知道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类病毒造成的,绝对不是一种,是一类病毒。

问:严重了就是手足口病吗?

答:对,手足口,手脚也有疱了,光嗓子就是疱疹性咽颊炎,他们是一类病毒造成的。

问:为什么会一下子就发高烧?

答:因为这种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一定时间后会自然消失,所以我们管这种病叫自愈性疾病,一来就会高烧,39、40度,恨不得上午还好着呢,下午孩子就开始蔫,蹭就发高烧了。

问:病程是如何发展的?从病毒增生到自然消退

答:整个的病程就是病毒复制期,病毒复制期一般3—5天。什么叫3—5天复制期,就是它在增生增生。但是后期就不再增生,不再增生之后停滞,到最后自然在体内衰败,好了。所以我们说病毒感染没有什么药可用,你不可能快速的杀死他。

有人说我用了药病几天就好了,其实不用药,那么多天,也该好了,所以我们一直说,疱疹性咽颊炎或者手足口病,主要不是杀病毒,而是在病毒感染时期控制体温,包括局部的症状。

比如嗓子刚开始是水疱,是水疱的时候还不觉得疼,所以高烧的时候,孩子可能不觉得特别疼,一退烧了还能吃点喝点。但是等到所谓的不烧了,孩子反而不吃不喝了,有的还流着口水,哭哭咧咧的,为什么?疱破了,破了之后就是溃疡期了。

我们一看,溃疡期了,学得快好了。说快好的那几天,实际对孩子来说是最难受的几天,因为他不能吃不能喝了,所以是这么一个过程。

由开始的疱疹,就是水疱期,高烧阶段,到后来的水疱破了,溃疡期,一般体温是低烧或者退了,到最后完全好。

所以这样一来病的恢复时间就要两周。3—5天复制期,到溃疡,逐渐再好,到痊愈基本上是两周的时间。所以整个的病程是两周。

在两周中有人说,为了好得快一些,是不是可以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先说病毒本身不是抗生素能够杀掉的,而且现在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药物真能杀死病毒,包括病毒唑和一些抗病毒药物其实真的不能杀,不好意思,真的不能杀。这样一来我们就需要很好的保护孩子。

问:抗生素能预防感染?

答:抗生素预防感染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因为抗生素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只有杀菌的作用。我们体内有没有细菌?我们体内到处都有细菌,口腔内、耳朵里、鼻子里、肠道里头都是细菌,但是这些细菌我们叫正常细菌,我们和细菌是共存的,并不是说细菌一进来就是敌人,就是坏蛋,我们就要把它赶走。这时候你要是给孩子用抗生素,就会导致整个菌群紊乱,菌群紊乱以后,一是可能导致抗生素相关的腹泻,拉肚子,再就是可能会导致霉菌的感染。有时候看到的溃疡,就是所谓的小儿鹅口疮,就是因为抗生素把细菌压得太厉害了,没有有益菌钳制霉菌,使霉菌得以滋生,无形中用了抗生素延长了病程,加重了病情。

问:用抗生素会好得更快?

答:病程延长不是说病毒感染加重了,是又一层的损伤开始了。

所以这时候应该怎么样预防感染?这时候口腔里有创面,孩子又不吃不喝,这时候肯定有细菌,细菌停留在这里就可能会繁殖,因为黏膜一破,无形中渗出来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对细菌来说也是营养,所以这时候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喝凉水?哪怕忍着喝两、三口水,一会儿喝一点,一会儿喝点,凉的,凉点不是好咽吗?而且本身凉水还有点镇痛的作用,所以鼓励喝点凉水,逐渐的,把创面冲刷干净,不感染了,好的会更快。有的家长会问说邻居的孩子比我们早得的,为什么好得比我们晚?就是因为我们少用药了,我们不用抗生素了,我们正确的护理了,所以好得更快。这是我们对待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的原则。

手足口病本身比疱疹性咽颊炎会厉害,程度会重。但是绝大部分,绝绝绝大部分就是一个病毒感染的过程。真正说到脑子里了,有没有可能?肯定有,包括感冒还可能会死人呢。但是我们发现的很多重症病例,最关键的是因为早期没有很好的控制病程,比如说发烧的问题,比如我说的漱口的问题。孩子最后真正转化成了细菌感染,甚至严重的成了脑膜炎。如果早期象我说的那样加强护理,就可以预防。

有人会说你看没用抗生素就这样了,用了就没事了,其实当初用抗生素更麻烦,问题在哪儿?如果抗生素把细菌杀死了还好,一旦抗生素杀不死细菌,就会产生耐药菌。

问:医院?

答:24小时以后再考虑。现在耐药菌太多太多了,有时候家长说,医院看病反而严重了,医院接触的细菌都是耐药菌,你如果知道,在家里能控制医院,很可能病程会短一点。所以能在家控制的病,就在家控制,医院。到医院很可能交叉感染,整个病程会延长,孩子的痛苦会更大。

医院去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退烧,那在家就可以完成退烧。如果发烧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你觉得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或者你不理解,医院去,那样你的目的性很强。

疱疹性咽颊炎早期就是发烧,刚发烧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是疱疹性咽颊炎。只有3—24小时以后嗓子红了,起疱了才能确诊,总有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开始出现发烧症状的24小时尽可能自己护理,24小时以后如果再不放心,医院来,医生也可以给你一个相对准确的检查,包括取血检查,或者物理检查。

问:孩子高烧是不是就一定表示有细菌感染?

答:高烧不一定代表细菌感染,往往高烧更代表病毒感染,病毒来得快,反应强烈,所以不要以发烧程度的高低判断病情的轻重。

有家长说,给我们上抗生素吧,我说现在没必要。现在38度了没必要,那38.5度有必要吗?39度有必要吗?39.5度有没有必要?上不上抗生素不是以体温的高低作为标准,家长基本上都认为体温高就重,体温低就轻,其实不是这样的。

问:白细胞高一定是细菌感染?

答:要看总数,还要看分类。查血的时候,发现白细胞总数高了,白细胞包括什么?淋巴、中性、单核、嗜酸、嗜碱这几类细胞,白细胞总数高并不意味着就是细菌感染。所以我们除了要看白细胞总数,还要看下面的分类。分类一般要看淋巴细胞占的百分比,中性粒细胞占的百分比,还要看其他的几类占的百分比。

比如,化验结果白细胞13,中性细胞占了80%,是不是就考虑细菌感染?这个时候其实需要做个涂片,人工查看一下结果。医院里所有的检测血液的机器都不是专门为孩子做的,是以大人的检测标准值来查看结果的,经常淋巴细胞会被机器误认为是粒细胞,因为粒细胞相对偏大,淋巴细胞相对偏小。一般中性细胞超过75%就需要做人工涂片,结果会发现很多都与机器的检测结果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要的是中性细胞占了80%,白细胞不应该才13,很可能是18、20。

问:烧退了就不会传染了吗?

答:完全恢复以后才不传染

问:疱疹性咽颊炎潜伏期有多长时间?

答:潜伏期大概有3—5天。

问:传染期呢?

答:按理说从潜伏期开始,一直到完全恢复。为什么呢?因为疱破了以后,虽然有抗体了,但是很可能还会扩散给其他人,所以大概两周时间。

问:疱疹性咽颊炎会重复得吗?得过一次以后会不会有了免疫性?

答:引起这种病的是一组病毒,不是一种病毒,所以会有重复。这次感染的是这种病毒,下次可能是另外一种。但是,人体对这组病毒会有交叉免疫,所以反复得的机会不是太多,但绝对不是说不会反复得。

问:很多地方的大夫会开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

答:病毒唑里边就有利巴韦林的成分。

抗病毒药物对细胞的分化都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来治疗。为什么不鼓励杀病毒?因为抗病毒药物杀病毒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也会抑制正常细胞,正常的细胞一旦被抑制,出了问题,就会变成癌症,所以肯定的是,除非是特殊的病毒,抑制它真的是为了救命,否则不主张用抗病毒的药物。

问:抗病毒的药还是尽量不用?

答:对,什么利巴韦林、阿昔洛维,因为抗病毒药物会致畸致癌致突变,这是所谓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比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还要可怕。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并不是多么吓人的事情,家长们无须恐慌。发病之后,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警惕最后一个问题中说的几种症状。

这个病毒,绝大部分都不是因为大人亲小孩儿传播的,但爱也要注意表达,口对口的么么哒本来就不是健康的方式。疼爱孩子,可以有很多种表达。

祝各家宝宝都健康快乐成长!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
CCTV品牌影响力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qdc.com/swmtlys/8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