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在视网膜脱落风险,能否行电休克治疗温

医脉通导读

本文于年5月9日首发于医脉通精神科,今应读者要求予以回顾。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

电休克治疗(ECT)可对眼压(IOP)产生复杂的影响。例如,麻醉药丙泊酚可降低眼压,而肌松药琥珀酰胆碱则可升高眼压。发作过程中,患者的眼压会进一步升高,约10分钟后逐渐下降。

眼压的变化可能造成视网膜脱落,而眼压和脉络膜压的竞争关系可能与之有关:当脉络膜压大于眼压时,液体可能聚集于视网膜后,进而诱发视网膜脱落。因此,若患者存在视网膜脱落的高危因素,医生必须问一句:「电休克是禁忌吗?」

然而,合并眼科疾病的患者也有望从电休克治疗中获益。一项发表于PrimCareCompanionCNSDisord的个案报告中,一名共病视网膜格栅样病变(视网膜脱落的高危因素)的老年抑郁患者联用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反应不佳,后成功接受了10次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性抑郁显著改善,且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个案报告

患者A女士,70岁,白人,因精神病性抑郁恶化入院。除典型抑郁症状外,患者还坚信自己罹患多种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疾病,但相关科室会诊并未得到确切结论。根据DSM-5,患者被诊断为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特征。

入院前,患者的精神科治疗方案包括艾司西酞普兰20mg/d、奥氮平10mg/d及心理治疗,但门诊医生发现症状并无显著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患者躯体病史较为复杂,包括原发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骨质疏松、左眼视网膜格栅样病变等,而右眼也在三十年前接受了视网膜脱落修复治疗。除艾司西酞普兰和奥氮平外,患者的其他用药还包括加巴喷丁、氨氯地平、氢氯噻嗪、依那普利及阿司匹林。

精神科评估显示,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总分32,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得分23,脑核磁共振无显著异常。入院后,奥氮平加量至20mg/d,艾司西酞普兰交叉换用舍曲林,后者加量至mg/d,治疗仍无反应。

鉴于症状严重且疗效不佳,治疗团队推荐了电休克治疗。每次治疗前,患者使用赖诺普利10mg控制血压,治疗前后密切监测血压。10次右单侧(RUL)电休克治疗后,患者并未出现显著的并发症。电休克治疗参数如表1:

表1电休克治疗参数(SalviJD,etal.)

完成ECT治疗后,患者所有症状均显著改善,HDRS总分减至6分,MoCA得分升高至28分。舍曲林交叉换用文拉法辛mg/d,奥氮平交叉换用锂盐mg/d。出院一个月后,患者仍处于治愈状态,未出现眼科并发症。

结论

此前并无视网膜格栅样病变患者成功接受电休克治疗的报告。由于该治疗可导致眼压及血压的一过性改变,因此对于存在眼科共病的患者,电休克是否会带来视网膜的撕裂,目前尚不清楚。本例患者并未出现任何眼科并发症,这一积极的结果也与既往一些研究相符:接受过眼科手术的患者也可成功接受电休克治疗。

未来的研究应试图探讨不同眼科疾病患者接受电休克治疗时的眼科并发症风险。单就本例患者而言,存在视网膜格栅样病变的难治性抑郁患者不应将电休克治疗排除在治疗选择之外,尤其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抗抑郁药联用抗精神病药疗效不佳时,电休克或许能够一锤定音。

文献索引:SalviJD,etal.SuccessfulUseofElectroconvulsiveTherapyintheSettingofMultipleRiskFactorsforRetinalDetachment.PrimCareCompanionCNSDisord;20(2):17l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qdc.com/swmtlzl/10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