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是工作年龄段的成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青少年中86%的失明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在成年中,1/3法定失明的原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糖尿病患者致盲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5倍,根据有关研究数据表明,在首诊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21%有视网膜病变,70%的2型糖尿病最终将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致盲率极高。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有不同表现。视网膜水肿可引起光散射而使患者有眼前闪光感。黄斑水肿、缺血或渗出,累及中心凹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并伴有大视、小视、有色视、视物变形等。视网膜小动脉破裂,少量出血进入玻璃体时,可使患者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新生血管生长,玻璃体大量出血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时,可致视力严重丧失。
可能很多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朋友都听说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能大家听到的更多关于这种治疗方法,是一种很痛苦的治疗,一打完激光,眼痛、头痛、视力明显下降等等。很多人不禁要问,既然这是一种花钱买痛苦、又没啥效果的治疗,为什么眼科医生反复强调非做不可呢?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效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的治疗方法,这是一种手术都不能替代的疗法。
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激光照到靶组织,靶组织的色素摄取激光束中的光子,在一定的曝光时间内,其能量使组织的分子平均运动和相互撞击增加,组织温度升高而造成(损伤性)热效应。如氩激光通过此作用,可直接封闭渗漏的微血管及病变血管;大面积光凝可破坏毛细血管供血不足区的视网膜,使之由缺氧状态变成不耗氧状态,因而减少新生血管刺激因子的产生,从而减少新生血管的生长,减少眼底大面积出血及视网膜脱离的风险。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目的是:激光光凝是通过其损伤性热效应作用,对有病变组织进行破坏,使之从耗氧变为不耗氧,进而使健康的视网膜组织有更好的氧气供应,有助于新生血管的逐渐萎缩,保护现存视力,但并不能直接提高患者的视力,早期甚至会影响患者在暗环境中的视力。
相信大家已经明白,激光光凝是一种通过其损伤性热效应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疗法。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越早进行激光光凝效果越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1.背景期视网膜病变:这是病发的初期。曾经普遍认为如果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好,可以随着岁月逐渐恶化。大部份的患者不会察觉到视力的受损,但视力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模糊。2.增值期视网膜病变:是由背景性视网膜病变发展而成,也是导致大部份视觉受损的因素。新增血管(新生血管)可以生长在视网膜表层或视神经上。这些未成长的血管比正常血管脆弱,容易破裂使血液流入玻璃体中,引致眼底出血而令患者视力模糊或完全失去视觉。从破裂的血管上可能长出疤痕组织,如果收缩可以牵扯视网膜导致脱落。新增血管也可能长在虹膜上引发青光眼而导致失明。
病变早期,主要是通过全身治疗、中西药物治疗等控制糖尿病的发展,使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延缓或使病变有所退行,暂时不进行光凝。但一定要对发生的眼底病变进行定期检查,特别是定期进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把握激光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当出现黄斑水肿且有引起视力下降危险时需及时激光治疗,增殖前期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当进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术后,患者会出现暂时性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这是裂隙灯光照射后,视网膜被漂白及散瞳后调节麻痹所致,一般5小时左右可恢复。少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眼及头部疼痛,这是正常的激光术后反应,可遵医嘱给予口服止痛剂,多数患者在24小时左右可缓解。
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患者,饮食应多食富含粗纤维的蔬菜,防止便秘,保持大便的通畅。对有视网膜新生血管者,应避免提重物、剧烈运动及经常处于头低位,以免眼静脉压升高引起新生血管或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光凝后3个月左右要再复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依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补充光凝,并且要定期复诊。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当前激光治疗有效,但以后仍有可能发生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出血,这是因为糖尿病没有根除,并非几次激光治疗可解决的范畴,仍需积极治疗糖尿病及相关的高血脂、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因光凝治疗治标不治本,所以必须配合中西药治疗、综合疗法等,以期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延缓或阻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保证一定的生活质.
北京现在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哪里能治愈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