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小课堂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ulusion,BRVO)是发生在视网膜的分支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其发病率高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CRVO),男女发病比率相当,发病年龄在60~70岁之间。流行病学和组织病理学研究提示动脉疾病是发病的根本原因。常单眼发病,只有9%的患者双眼受累。

病因与发病机制

(图片源自RyansRetina6thedition)

急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闭塞的血管穿过视网膜动脉(短箭头)下方;有时可看到棉绒斑(星号);与下方正常视网膜静脉相比,长箭头示扩张迂曲的闭塞静脉。

临床表现:

症状:一般患者主诉为突然开始的视物模糊或者视野缺损,视力在1.0到指数不等。黄斑外区域的阻塞,视力较好,当黄斑分支受累时,视力明显下降。

体征:眼球前段检查一般正常。分支静脉阻塞位于眼底一个或偶尔的两个象限,以阻塞部位为顶点,呈扇形或三角形排列,以火焰状出血为主。

分类:按临床表现和FFA,分支静脉阻塞分为非缺血型和缺血型两类。

1.非缺血型(non-ischemiatype)轻微阻塞出血量较小,静脉血管迁曲扩张也不明显。

2.缺血型(ischemiatype)完全阻塞就会出现网膜大范围出血,形成棉绒斑以及广泛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

20%的缺血型分支静脉阻塞患者发生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出现与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大小呈正相关,视网膜新生血管一般出现在疾病发生后6~12个月,也可能几年后出现。

辅助检查

(图片源自-BCSCRetinaandVitreous)

缺血型BRVO。A.眼底照片示颞下BRVO。B.FFA结果示静脉阻塞区域(颞下方)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C.SD-OCT图像示黄斑囊样水肿(CME)。

1.FFA对于分支静脉阻塞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阻塞的静脉充盈延迟

片状弱荧光(由于大量出血和毛细血管无灌注造成)

可见扩张迁曲的毛细血管

阻塞部位的视网膜静脉出现静脉壁荧光染色。

病情较长患者,可出现动静脉异常吻合和新生血管大量的渗漏荧光(注意:侧支循环血管无荧光渗漏)

2.OCT用于观察BRVO后有无黄斑囊样水肿或视网膜弥漫水肿、神经上皮层脱离、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前膜等。在治疗过程中,可准确观察黄斑水肿消退情况。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FFA特征,确诊并不难,但应区分缺血型还是非缺血型,并应努力寻找引起分支静脉阻塞的原因。

(二)鉴别诊断

BRVO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鉴别诊断

BRVODR全身表现高血压等血糖升高发病特点常单眼发病一般双眼发病部位常位于颞上象限眼底任何部位眼底表现出血、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等散在微血管瘤和硬性渗出静脉迂曲扩张明显较明显

BRVO高血压视网膜病变鉴别诊断

BRVOHypertensiveRetinopathy发病特点常单眼发病常双眼发病部位常位于颞上象限眼底任何部位眼底表现出血、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等眼底有动脉硬化,动脉呈铜丝或者银丝样改变,有动静脉交叉压迫征静脉迂曲扩张静脉高度迁曲扩张,血液淤滞于静脉血管呈暗红色静脉有扩张,但并不发暗,无明显迂曲治疗

(一)药物治疗

1.活血化淤包括应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凝聚药物、中药方剂或中成药等,临床报道疗效不一。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减轻黄斑水肿,玻璃体腔内或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TA)。作用时间短,有多种的副作用包括加速白内障进展等。

3.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近年已有多个报告证实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Avastin)、雷珠单抗(Lucentis)治疗RVO引起的黄斑水肿,但需重复注射。

4.其他药物维脑路通(曲克芦丁,troxerutin)、噻氯匹定(ticlopidine)、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巡能泰)等,这些药物的疗效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二)激光治疗

1.黄斑水肿

由于部分BRVO患者有一定自愈倾向,视力有时都能自行恢复,所以患者在发病后的三个月内一般不建议采用激光光凝治疗。

光凝范围在黄斑无血管区的边缘与大血管弓之间,光斑大小为um,视网膜产生灰白色(I级)反应斑。4~6周后复查FFA。黄斑持续水肿的患者需要在残留的渗漏区补充光凝。

2.视网膜新生血管

FFA发现有视网膜缺血区,就要及时进行缺血区视网膜光凝,预防发生新生血管,从而降低玻璃体积血发生率。

已经发生视网膜新生血管者,仍要在视网膜缺血区及周围补打激光。激光光斑大小为um,视网膜出现白色(Ⅱ级)反应斑。

(三)视网膜动静脉鞘膜切开术

动静脉鞘切开术:适应动静脉交叉压迫引起的BRVO。

原理:因视网膜动脉和静脉被包裹在一个鞘膜内,动脉硬化对相对缺乏弹性的静脉产生压迫,通过切除该鞘膜可解除压迫。

该手术对恢复视网膜的血液灌注,使视网膜内出血和黄斑水肿减轻有较好的效果,但不能改善已出现的视网膜无灌注状态,所以该手术适宜在BRVO早期进行。

预防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临床眼底病内科卷》刘文等著,年

2.《眼科学8年制教材第三版》葛坚等著,年

3.RyansRetina6thEdition,AndrewP.Schachat,,ElsevierInc.

4.RetinaandVitreous,BasicandClinicalScienceCourse(BCSC)-,AmericanAcademyofOphthalmolog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qdc.com/swmtlzz/13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