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诉丨亲妈生病住院,婆婆说你要以小家为重

治疗皮肤科北京医院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文/年年1

我感觉自己上当了。

婚前,公婆曾有意无意地说过,老家的房子可以再住三十年没问题。现在,却要从老家搬来县城和我们一块住。理由是老两口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该享享清福了。

他们把老家的地包了出去,要来帮忙照看孙子。

我想拒绝,可看老公一副为难的样子,也不坚定了。他们只有一个儿子,不跟儿子住一块儿,会被村里人说闲话的。

真后悔婚前没明确讨论过这件事,但在我的感觉里,他们处处为我俩的小日子着想,工作,房子,孩子,应该不会给我们添堵。

可是现在,婚结了,房买了,孩儿生了,煮熟的鸭子飞不了了,儿媳妇的感受不用顾了,他们要来城里享清福了。

也许人家早就谋划好的。

我安慰自己,来就来吧,说不定住几天,他们觉得不习惯就走了。俩人虚岁六十,老当益壮,就因为有了孙子,硬是把自个儿往七老八十的堆儿里凑,五个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能不尴尬么。

我不情愿地把次卧收拾出来。

2

第二天,公婆带着大包小包,锅碗瓢盆,浩浩荡荡地来了,就连快掉光毛的扫帚都拿来了。

我看着这些老家什,顿时觉得家里变成了城乡结合部。可公公对这些东西宝贝着呢,将军似的排兵布阵,安排它们的位置。得,随他们的便吧,省得给自己添堵。

如果女人都能长前后眼,估计想结婚的没几个。可现在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只能忍。

我生了孩子后全职在家,宝宝三个多月,除了吃喝拉撒睡,一点不磨人。那剩下的时间就很尴尬了,公婆初来乍到,我总不能太冷落他们。

老公不在家,剩下仨大人坐在沙发上,聊也不是,不聊也不是,干脆给他们遥控器,让电视陪他们。

可公公显然不想看电视,动不动喊我过去说话。

说什么?说他儿子陈明小时候多聪明,老两口多宠爱他,说他们艰苦的奋斗史,说他付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儿子,死了也愿意。说老家谁谁谁欠了一屁股债让儿子还,他没给儿子造债,还有些存款。又说他们家陈明帅气又挣钱,脾气又好,万里挑一……

总之到最后,必定以老家马大娘的话点题:“你家儿媳妇真是掉进福坑里啦!”

当这些陈芝麻烂谷子被逼着听了八百遍之后,公公提要求了,他们要住主卧。理由有二,一是老人要住上房,当年他奶奶就这样。二是主卧有卫生间有马桶,年龄大了更方便。

我心里一万个不同意,打电话给老公,他却觉得合理,因为这房子公婆出了不少钱。

家里两个卫生间,主卧一个,外面一个。当初陈明不知信了什么邪,说蹲厕不容易长痔疮,就把外面的厕所装成蹲式的了,主卧是马桶。想到这里,我恨不得把陈明的脑袋按进马桶里一百遍。

我感觉自己节节败退。相处下来,公婆不仅没走的意思,还霸占了我的主卧。

公公要囤大白菜,想放到楼下草坪里,我说物业不会同意,而且晚上说不定有老鼠什么的。

那厨房不够放,咋办?于是公公就把白菜堆在了阳台。他整天像看宝贝似的盯着白菜,心满意足。我去晾衣服,都得踮着脚走,生怕踩到了白菜,惹公公不满。

阳台上,餐桌底下,厨房地上,家里已经是白菜的天下了,屋里都冷了好几度。

我一肚子意见,给我妈诉苦。我妈说,等他们习惯了城里的生活,就好了。整天为这事生气,再气回奶了更不划算。你不担待他们,陈明在外面也不能安心上班。

有我妈宽慰着,我也懒得跟他们计较。

3

可他们霸占我的主卧就算了,还要改变我的思想。

相处下来,我才知道公公简直不是一般的老头儿,没有皇帝的身家,却爱摆皇帝的架子,家务活一点不沾,连饭都不盛。而且要我双手给他端饭,以示尊老。

公公嗓门大,每天屋子里回旋着那声如洪钟的说教,我脑子嗡嗡的,彻底乱套了。

婆婆呢,简直就是个老丫鬟,但是人家心甘情愿,毫无怨言,也致力于把我调教成听话的小丫鬟。她给我灌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以后就是亲戚,当人家媳妇的就该操持家务,服侍公婆,生儿育女,任劳任怨。

不仅如此,我还要对他们家的亲戚朋友兄弟姐妹礼节周到,热情洋溢。

我觉得这三十年的价值观,被秒得渣都不剩。

老公在市里上班,偶尔回来一次,他先跟父母“请安”,再抱会儿孩子,说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真是幸福,接着传来公婆满意的笑声。

真和谐啊,可有谁在乎我的感受,我觉得这个家里没有我的空间了。

我试探着问陈明,干脆我们搬出去住吧?

陈明把头摇成拨浪鼓,自己有家不住去外面租房,那不就是明摆着嫌弃老两口嘛,他们该多伤心?家和万事兴,不能太计较了。

我想着,不如早点给孩子断奶,去上个班,也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可没想到,因为我妈住院,彻底让我跟公婆翻了脸。

我妈突发左眼视网膜脱落,需要做手术,他们怕我带着孩子跟他们瞎操心,竟然心大的没告诉我。等我知道的时候,他们已经办好了入院,第二天就要手术。

我火急火燎地收拾孩子的东西,医院看我妈。

公婆见我收拾东西,问明原委后,表示想去。可又觉得他们去了没啥用,况且医院那种地方,还是不去了。医院照顾不好孩子,可正在吃奶的孩子突然丢家里,他们也不会照顾……

见他们如此为难,我宽慰他们:没事儿,医生说一个星期就可以出院,孩子我会照顾好的。

公婆到房间里商量了什么,然后婆婆拿了五百块钱出来,说:这是我们对你娘家的心意。

我心头猛地一热。

没想到婆婆接着说:你妈住院,应该表示的。不过现在只有陈明在工作,挣得也不多,咱们得顾着自己家。这嫁出去的闺女,给点营养费,伺候几天,就是本分了。再说了,你还有个兄弟,自古养儿防老……

原来,他们是怕我给娘家出医药费,用这五百块钱开路来教育我,怎么跟娘家人相处的。

我再也装不出笑脸,扭过头,重重地把东西扔进包里,不再理会她。

4

我收拾好,叫了辆出租车,医院。一路上,我心里难受得很,一方面担心我妈,怕手术后恢复不好。更伤心的是,公婆的态度。

什么叫嫁出去的女儿就不用管父母了,什么叫只用儿子养老,感情我爸妈把我养大,就是为了去给他们家当听话小媳妇儿的?

当初结婚,我爸说他们家供孩子上学不容易,只要小两口感情好,不要彩礼也行。生活中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了,我妈也总劝我多担待他们老两口,人无完人,家和万事兴。

可他们呢,简直是得寸进尺,倚老卖老,连我给亲妈拿个医药费都要管,否则就是撅他们家的墙根儿。

我给陈明打电话,让他表明态度,他自然是支持我的,可父母那边他也不愿意得罪。他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说钱该出出,只要瞒着他们不就行了?

听起来不错,可我就是觉得憋屈。

5

医院后,拿给我爸1万,他坚决不要,说我们的小家刚刚起步,孩子还小,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听到我爸这么说,再想想家里那对自私的公婆,我心里极度不平衡。

记得上次回娘家,本来在厨房忙活的婆婆突然倚在门口,两眼瞅着我提的东西,那眼神真跟防贼似的,生怕让娘家占了便宜去。还说什么结婚过了头三年,就不用带什么重礼了……

他们总是打着为我们好的旗号,干涉家里的一切,然后防贼似的,防着我补贴娘家。

生孩子前,我的工资不比陈明低。孩子断奶后,我也能上班赚钱,凭啥就不能给爸妈花点钱了?

生活上的琐碎,忍就忍了,但大小事啥都要管,我顺不了他们的意。我和陈明结婚是奔着幸福去的,不是来当憋屈小媳妇儿的。

想起陈明和稀泥的态度,我跟他也急了眼,提了离婚,这样的日子真是过够了。

我妈手术后,得趴着静养,有我爸和我弟陪着,我干脆带孩子回了家。

一到家,我就跟公婆表明立场:医药费是我出的,我的家,我作主。公公听见这话脸就黑了,扭身摔门出去。

晚上,公公喝醉了酒,被人送回来,嘴里骂骂咧咧的:家门不幸啊,现在的媳妇儿都了不得,踢天蹦地的,没法儿过了……婆婆一直抹眼泪,时不时哀怨地看我一眼。

事情都已经这样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趁现在还没气出病来,早散早好。

我二话不说,收拾东西,搬了出去。

6

陈明火速赶回来,说这段时间我老是跟他闹,害得工作出了失误,差点酿成大错。听到这话我更气了,合着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是那惹人嫌的搅屎棍。

陈明坐在床沿儿,双手捂着脑袋,一副为难的样子。我看着他那圆滚滚的后脑勺,竟然跟公公一个样儿,心里又生出了一种厌恶感,更加坚定了离婚的决心。

以后,我就自己养孩子,当个单亲妈妈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等孩子断了奶,让我妈或者请个阿姨照看着,我去上个班,日子也能过。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我只恨当初没有狠心拒绝公婆来住,一忍再忍,忍到自己家都没了。

我撵走陈明,让他去找个黄道吉日,换证。

7

我妈出院后,陈明带着他父母过来了。

公婆一改往日的态度,客客气气地跟我爸聊起了病情,还非要丢下一万块钱,说感谢给他们家培养了这么好的儿媳妇。嘱咐我妈好好休息,保证营养,都是一家人,需要钱了随时支持。

我看亲爹和公爹把那一万块钱推来让去,一个比一个来劲儿,亲妈和婆妈在旁边加劲儿,真受不了这种假客气,我就在一边儿擦擦洗洗,当做没看见。

陈明跟屁虫一样粘着我,喋喋不休地说,爸妈都亲自上门求和了,给个面子,回家好好过日子吧。

8

原来这些天,陈明一直在说服公婆分开住。公公一听,气得要立刻回老家去。婆婆抹了眼泪,哀怨地说,真是有了媳妇儿忘了娘。

陈明急得脑袋疼,心也虚得慌,可这问题必须解决,他只好卖惨:你们这样回去,天天在老家生闷气,气出个病来我得辞职去伺候你们。就算你们好好的,我一想到你们整天在生气,我也没法安心过日子。天天跟媳妇儿吵,早晚也是要离婚,不如现在就离了干脆。

离了咱也能过,她要带走孩子,我就再娶一回媳妇儿,你们就帮我再张罗一回。她要不带孩子,你们就帮我带孩子,我去赚钱,就是估计以后得打光棍,电视里的后妈你们不是没见过。

公婆听到这话,担心压过了生气,天下哪有不想让儿女过好的父母?

陈明还给他们算了笔账,算我爸妈把我养大,吃穿用度,学费生活费,哪比养儿子少了?既然儿子女儿都是一样养着,凭啥女儿就不用管老的了?出个医药费是合情合理的。

算完这账,又给他们算再婚的钱,那人家要彩礼还不要到天上去。

婆婆深吸一口气:那我们还是回老家吧,只要你们不离婚,咋过都行,我们以后啥也不管了。

其实住了这么久,公婆也了解到,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和老人一块住了,能在一块住的,都是为了看孩子,还得忍耐对方的各种不满,家庭战争一触即发。

小区那张阿姨,没少拽婆婆诉苦,说儿媳妇嫌她地拖不干净,做的饭没味儿不营养,天天伺候祖宗一样,还竟落埋怨。上次公公去找老李喝酒,老李说他家碗都换了三茬了,都是儿媳妇摔的。

他们也很无奈,多年的媳妇儿熬成婆,结果时代变了。

虽说婆婆平时看不惯我,比如给朋友打电话时间太长,早晚瓶瓶罐罐涂涂抹抹,隔三差五快递一堆,一天能拖六遍地……可这都不是什么大事,不至于闹到要离婚的地步。

至少,我从来不要求他们按照我的标准过日子,他们也不该管我太多。

陈明孝顺,想着凑点钱给公婆买个小户型得了,老家再好,也没城里条件好,我欣然同意。

两代人的生活观念不同,谁也别强求谁,年轻人不要求父母必须跟上自己的生活节奏,父母也不应该管太多,保持界限,各自舒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qdc.com/swmtlby/132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