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心慢性病会致残

慢性病是致残的“隐形杀手”。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李潇编辑覃柳笛

糖尿病可能导致失明、关节炎可能导致无法行走、中耳炎可能导致耳聋、脑血管病可能让人变成“哑巴”、“羊癫风”可能导致精神残疾……不少人常常听到的慢性病,竟是致残的“隐形杀手”。

年1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年)》,加强慢性病致残防控成为一项重要措施。据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分析,我国成年残疾人中由慢性病导致的残疾占56%,且随着年龄的递增,慢性病导致的残疾数量增多、残疾的严重程度加重。而且,我国每年新增残疾人约万,进一步做好残疾预防工作迫在眉睫。

那么,慢性病为何会致残?有何办法可以防控?

“质变”风险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达2.7亿、糖尿病患者达1.16亿、抑郁症患者达万、心血管疾病患者达2.7亿……居民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慢性病本身具有病情复杂、隐匿期长、病程长、高致残率等特点,当患者的病情随着时间恶化,或引起并发症,就可能引起病情“质变”,最终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根据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不同的慢性病可能导致同一种类型的残疾,一种慢性病也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残疾。

以失明为例,白内障、视网膜/素膜病变、屈光不正、糖尿病等都有可能引发失明。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情况。如果近视眼患者任由近视发展并演变成高度近视,失明的风险也会随之增高。

“高度近视会引起一些相关的眼部并发症,主要是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比如造成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黄斑裂孔以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所有这些问题都可能对视力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损伤。”医院眼科医生生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一种原发病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并发症有多种,可能引发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神经病变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病变。当患者发生糖尿病足并发症,下肢会出现溃疡甚至感染;当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可能会对视力造成严重的损伤。

糖尿病、中耳炎、脑血管病、骨关节病等慢性病作为原发病,其病情变化需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qdc.com/swmtlcs/15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