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尖峰眼科
拱高,是ICL医生经常纠结的一个问题,今天是王晓瑛老师给我们演讲她在应用UBM在ICL手术中的经验。
各位同道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应用UBM在ICL手术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这一专题在我以前有关ICL手术的讲座中也有提到,但没有系统展开,今天我把它做了一个梳理,有些是自己的一些经验,有些是在会诊处理同道中碰到一些特殊病例和并发症的实例,相信很多专家也或多或少有体会,欢迎大家到时一起讨论。我主要就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在IC术前、术后的诊断价值、检查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并发症处理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关于其中提到的仪器设备,只根据临床应用实际如实汇报,不存在推广或贬低的含义。
考虑时间和重复问题,有关ICL手术效果,临床常规(术前检查、注意事项、手术操作,术后处理)今天就不讲了。
ICL手术最让医生纠结的地方是什么?
拱高问题!
就是图中这个小距离!
很多手术数量超过上千例的ICL高手经常和我交流,尽管已经做了非常多了,绝大部分都非常好,但有时总是难免会碰到拱高偏大或者偏小的情况,的确,每个病人都不一样,现存的利用WTW大小和前房深度来选择ICL大小的方法,可以保证绝大多数病例术后达到理想的拱高,但有时却会产生偏差给手术带来隐患。
如何提高对拱高的精确控制,如在术前能预测术后ICL植入后的位置和拱高大小;术后如出现异常拱高能辅助诊断,并提供更多信息,为进一步的处理提供方案。这对于提高ICL的成功率无疑有极大的意义和帮助。
全景UBM对此有帮助吗?很多人问。
是的,我们已经有很多非接触式的眼前段观察和测量仪器了!常见的如Pentacam,OCT,常规的裂隙灯也不错!
图像显示、定量测量基本可以满足我们多数的需要。很简单,因为这些仪器均是以光学作为检测手段,而虹膜有色素,光线无法穿透虹膜组织显示虹膜后面的图像和情况,而我们的ICL晶体恰恰就是植入在虹膜后面,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了解ICL在睫状沟的位置,只有采用超声手段,穿透色素组织,高频的UBM(50MHz)对于眼前段的组织显示达到了非常好的精度。
但是,常规的UBM,我指的是青光眼等常用的UBM,非全景模式。由于测量的视窗较小,只能观察局部,无法进行整个睫状沟的测量,也有一定的局限。
所以我想到用全景UBM!
今天介绍的这款全景UBM最初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为了进一步提高ICL手术的成功率而设计的——CompactTouchSTSUBM。它里面的一些应用软件总体是为ICL设计开发的。
当然它好不好,暂时还不能评价,但确实,当初就是为ICL应用而开发的!
首先来认识一下:
它的一些基本参数,其中红色字体显示的是它特有的功能。
不同于其他UBM的新功能:STS模式
做过UBM的人都有体会,UBM的操作经验非常重要,因为仅仅通过轻微转动超声头,即可产生完全不同的图像,从而对精确的定量测量产生影响。
为了克服这种人为误差,这款UBM在操作上的改进:手动改为自动,并设置正确测量的提示点。对正确采集图像设置了七个提示点。
图片有点小,我们放大后仔细看
就是图象下面红色框内的内容
在操作时,提示点为红色表示尚未到位,显示为绿色时表示操作到位,如七个点全部显示为绿色时,图像将自动冻结,并自动得出测量数据。由于有提示点,并且是自动采集,操作速度加快,减少了人为因素,操作学习曲线加快,很多新手经过几次练习即可完成。
其主要参数不仅包含了睫状沟距离(SulcustoSulcus,STS),还包括:晶状体突度(lenscurvature,LC),前房深度(anterioechambendepth,ACD),虹膜角膜角(iris-corneaangle,ICA)。一般建议连续测量10次,仪器给出10次测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测量速度。
这样减少了由于不同操作者熟练程度测量得到的误差。
于是有人问:那岂不不用测WTW了,我们就用STS,直接来估计ICL大小,更准!
事实不是这样的!
国内外的研究,包括我们自己的经验,单纯用STS来估计ICL大小,是不可靠的!
那你还说啥呢!搞了半天,没有用!
科学就是这样,如果那么简单就好了!,尽管我们的愿望很美好,但实际上不象我们想得那样
但因此否定这个功能吗?也不是
关于WTW和STS哪个更好?目前看还是应用WTW更稳定,因为已经实践多年,而STS可以提供的是进一步的参考。
尤其是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对于正确选择ICL大小成功率更高!
所以不能因此而否定了STS功能!
后面还会讲到STS更多的应用!
这款UBM的又一个特殊功能是在STS测量后的ICL模拟
这个理念和设计很有新意
旨在术前根据参数选择好ICL晶体,模拟植入后房后,ICL晶体的位置,术后可能的拱高大小。并且可以选择不同型号来进行对比,观察拱高的变化。
如图,第一步,测量采集图片和参数,
第二步设计选择ICL,模拟植入ICL的位置和拱高
第三张是术后真实的情况
图中右侧显示的是术前模拟的图像:ICL位置以及预测拱高数据,左侧是术后实际的ICL图像以及实际拱高大小。从图中看,模拟图像和术后真实图像非常相似,拱高大小术前模拟值略大。
另外一个病人的术前术后图
这张拱高有点小,实际也偏小
看起来也是非常让人喜欢的一项功能!
但是,问题是,准确性有多少?
到底两者的吻合性有多高?
我们说:目前的应用:吻合性和准确性还不高!原因第一我们对这个仪器使用时间太短,临床经验不够多,数据测量和模拟与真实的对照需要调整、反馈和修正。
第二,不同仪器测量本身也有系统误差,UBM和其他仪器的测量对比显示,UBM测出的拱高比Pentancam要更大一些。
我们在做的过程中,不单单利用UBM测量,同时也应用PENTANCAM进行对比测量,发现UBM和PENTACAM也是有误差的,我觉得这属于系统误差,不同仪器间的误差
但我个人觉得这项功能是可以改进的,通过临床实践,扩大样本,建立更多参数,回归统计后,可以逐步提高其预测的准确性,这对于我们的工作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除了以上2个特殊功能,我觉得UBM常规的检查对ICL帮助也很多
这几张显示的是睫状沟囊肿不同形态和大小
如何发现和处理睫状沟的异常情况:
据报道睫状沟囊肿的测出率在7-30%不等,但多数为小于1mm的小囊肿,对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影响不大。如囊肿多发或者比较大(2mm)则有可能对ICL人工晶状体的定位产生影响,如造成晶状体偏位、拱高过大等,需要在术前对位置进行[判断,尽可能避开囊肿。
这个病例以前讲过的。后来又碰到类似病例也是这样处理。
(未完待续)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个北京看白癜风比较好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