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多因素的新生血管性疾病,也是儿童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在美国,ROP的总发病率为0.17%,在出生体重小于g的婴儿中更是高达68%。4期ROP被定义为部分视网膜脱离(中心凹外的为4A期,累及中心凹的为4B期)。在ROP自然病程的观察性研究中发现,所有的1/2期ROP常常能完全恢复,而3/4期ROP则不然,大约20.8%-23.8%会发生残留瘢痕。
目前对于4期ROP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割术以中断玻璃体牵引的进展,其解剖成功率为73.2%-92%.然而,不良事件如眼内眼、白内障、迟发型眼压升高、屈光不正,以及随着眼球生长需要取出环绕扣带等都可能发生。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IVB)治疗是一种新的ROP治疗形式,效果显著,和传统的3+期ROP进行光凝治疗相比,能够更好地保留周边网膜。此外,尽管报道相对较少,雷珠单抗也是ROP治疗的另一种选择。由于巩膜扣带术和玻切手术均需要使婴儿暴露于全麻风险,并有其局限性,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已经成为4期ROP患儿治疗的新选择。本研究旨在对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4期ROP的效果进行评价。
研究回顾性医院年1月—年5月间的所有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的4期ROP病例。共纳入7名4期ROP患者(3男4女,13眼),平均孕周为(27.6±2.6)周(24.5-30.5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2)g(-g)。玻璃体腔注射时的年龄为修正孕龄(38.2±1.9)周(36.0-41.5周),平均随访时间为(37.8±19.5)个月(11-67.5个月)。所有患儿活动新生血管形成迅速消退,解剖结构完好。其中1眼在初次治疗21周后发生复发视网膜出血和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并在第二次注药后改善。所有患者均未见眼部或全身并发症。
研究者得出结论:对于未接受手术干预的4期ROP患儿,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不论作为单独治疗方式还是作为光凝治疗失败后的补充治疗都有效。尽管如此,抗VEGF药物和其他传统治疗方式相比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研究。
原文:Retina.Oct13.[Epubaheadofprint]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怎样控制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