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眼部并发症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亿,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也不断增加。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代谢性疾病,也就是说得了糖尿病的话终身都不能完全康复。但如果能够合理饮食、积极运动、遵医嘱用药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并不会对自身带来太大的影响。
Enjoythespring
糖尿病最令人担心的,是血糖没能够控制好所带来的并发症。年,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高达98%。而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处于一个高水平状态,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引起微血管的损害,导致身体多个器官的损伤,例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足、肾衰以及失明。本期文章就要为大家介绍其中的糖尿病眼部的并发症。
眼部病变是糖尿病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果患者血糖控制不好,长期对血管和视神经造成损害,就会引起眼部并发症。而一旦发生糖尿病眼病并发症,即使控制血糖,全身状态有所好转,也不能使眼部的病理过程逆转。发展到后期,会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最终导致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占糖尿病患者的24.7%~37.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处于工作年龄人群第一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视网膜微血管对新陈代谢、内分泌及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反映。
·据调查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20-74岁的成年人中是最常见的引起失明的原因;
·几乎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糖尿病20年后都会有视网膜病的临床表现;
·超过半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20年后都会表现出一些网膜病的症状。
Enjoythespring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类
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是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形式,也称为眼底病变。
·会表现出血管变得狭窄或减少;血管漏血、液体或者脂肪人眼;引起视物模糊但是通常不会失明。
·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本身不会造成视力的丧失,而且经常会随着严格的血糖管理而消失。
黄斑水肿
有时没有预兆,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会引发黄斑水肿。黄斑是视网膜的中心部分。在黄斑下漏出血管的液体或其他物质的积累会使其膨胀,这会扭曲视力,就像一面弯曲的镜子。如果不加以治疗,就会导致中心视力的丧失。
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破坏视力的视网膜病变,但较为少见。
·血管被损坏,而导致血管被关闭。而在视网膜上有新的血管长出来,或者增生。这听起来似乎是好事,但是新血管不是生长在正确的位置。这些新血管在运动中甚至是休息不动时都很脆弱,当同时患有高血压时,这样的情况会更加严重。同时血液渗出到视网膜前,会阻挡光线进入眼睛而影响视力。
·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会在视网膜上形成疤痕组织。当瘢痕组织缩小后,会扭曲视网膜或使其脱离位置,也就是视网膜脱离,从而破坏视力,引起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病程
?高血糖
?高血压
?血脂紊乱
?糖尿病合并妊娠(不包括GDM和妊娠期显性糖尿病)
?遗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缺乏及时的眼底筛查
?吸烟
?青春期发育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早期糖尿病眼病预警信号
●出现无缘无故的视力问题,如视觉黑点、飞蚊症或者视野中总出现蛛丝,视物模糊或者变形,盲点,眼睛痛,持续发红。
●在看书、看交通信号灯方面有问题或者模糊到不能分辨熟悉的事物。
●眼压增高,这可能是青光眼的征兆。
●任何视网膜异常。大多数内分泌专家、内科医师、初级保健师(相当于我国的社区医生)和验光师都能进行相应的检查,但是要将检查出的视网膜问题反映给治疗糖尿病眼病的专科眼科医师。
●视网膜动脉血管出血。这种情况可以导致视网膜病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每年找眼科医生或验光师做检查,在检查前应该先散瞳
·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诊断后进行首次综合性眼检查。
·1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的5年内应进行综合性眼检查
·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至少每1~2年进行复查,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则应增加检查频率
·良好地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对于筛查中发现的中度及中度以上的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由眼科医师进行进一步分级
·一旦发现眼睛有问题要及时就医。早期积极治疗干预,可极大的减少失明的风险
-END-
文字/李玉
图片/网络
排版/蔡诗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