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典型性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表

编者按:四月的黄埔江畔,阳光柔媚,春晖渐盛。中国眼底病论坛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RetinaChina)在上海隆重召开。4月14日下午医院马景学教授就非典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进行了专题报告,详细讲解了其临床表现,对开拓新思路、树立新导向具有深远的意义。

引言

马景学教授介绍道,据数据统计年至年其科室诊治的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共有例,其中早期被误诊的非典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共有11例(22眼)。被误诊的11例(22眼)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47~58岁,平均病程为1.3个月,11例患者经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2~3周后病情均得到控制。

非典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眼科检查

临床中对于非典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分别于初诊及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12周时行裂隙灯、眼压、眼底照相、OCT、UBM、BCVA检查,于初诊及治疗后4周、12周时行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FA)检查。所有非典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UWFFA上均有周边视网膜小血管渗漏(图1)。从眼底造影图像中我们还可以发现非典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与典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图A-F)的明显差异。

图1

非典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非典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常常被误诊为以下几种眼病。

1.闭角型青光眼(6例12眼):此类疾病特点为(1)双眼前房浅、窄房角或房角关闭;(2)房水闪辉+1~+2,瞳孔部分后粘连;(3)IOP轻或中度升高;(4)UBM有明显睫状体水肿、前突;(5)OCT脉络膜水肿。

2.视神经乳头炎(3例6眼):此类疾病特点为(1)视盘充血水肿、后极部视网膜水肿;(2)中心暗点或旁中心暗点;(3)OCT示后极部脉络膜水肿,波纹状,可伴轻度限局神经上皮脱离。

3.周边脉络膜脱离(2例4眼):(1)视盘充血水肿、后极部视网膜水肿;(2)OCT脉络膜水肿,波纹状;(3)周边广泛脉络膜脱离、睫状体水肿或脱离;(4)前房及前部玻璃体轻度炎性反应。

4.混合型:以上三种眼病2种或3种混合存在。

病例分析

李某,女,59岁。因“双眼视物不清1个月,加重伴头痛7天”就诊。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周前外院诊断为“急性闭角青光眼”行双眼虹膜激光切除术。

入院后行眼科检查,视力:OD0.1,OS0.3;IOP:R27mmHg,L23mmHg;双眼结膜轻充血,角膜下区少量色素性KP,前房极浅,周边前房1/3CT,房闪(++),瞳孔无后粘连,晶状体前囊大量色素颗粒。前玻璃体炎性细胞(++),双眼视盘轻水肿,边界欠清,色红。视网膜血管轻度迂张,视网膜似有水肿,网膜皱折,周边近度脉络膜隆起,尤以下方和颞周边明显。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如图2~5所示:

图2

图3

图4

图5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及非典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syndrome)又称色素膜-脑膜炎综合征、色素膜-脑膜脑炎、弥漫性色素膜炎综合征,是一种有特异性全身症状的急性弥漫性色素膜炎。其临床特点为累及双眼肉芽肿性葡萄膜炎,早期主要累及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伴头痛、视力下降,FFA上VKHsyndrome具有典型特征性表现,在临床中易于诊断及治疗。

但是非典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临床表现特殊且呈多样性,在临床诊断中极易误诊误治。非典型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最易被误诊为原发闭角型青光眼(PACG)。这两种眼病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如误诊为青光眼而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所以马景学教授建议各位眼科同道在临床中遇到此类疾病时,应全面眼前后节检查,进行综合分析、谨慎判断。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赞赏

长按







































多维立体精准白癜风治疗方案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qdc.com/swmtlyf/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