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纷纷走出房门,踏青巡景的时候,作为眼科护理工作者的我们依然每日匆匆,忙碌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可以欣赏美景而努力奋斗着。
“你听,这里又变了调,这是进入另一种情绪了。”一名年轻的患者正躺在病床上,轻轻挥动着手指,闭着眼睛静静的聆听着音乐。上午的阳光明亮而不犀利,温柔的撒在他的脸上,即使初春的海棠花已经迫不及待的在窗外绽放自己的美丽,可他却没有睁开眼,继续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由于出色的音乐天赋,他成功考进了著名的音乐学院,正是意气风发,芳华正盛的年纪,却因为眼部视网膜脱离不得不躺在这里,由于病情严重影响了他的视力,他已经连最爱的乐谱都看不清了。他拒绝与人沟通,每日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在偶尔与别人共同欣赏音乐时才会讲解一两句。
当他初入院准备接受治疗时,我们只是对他进行眼科的常规护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发现了问题。由于手术前的检查繁琐复杂,他的手术时间安排的比其他患者晚。他的情绪日渐焦虑,经常会与他的父亲产生小口角,管床医生对他进行每日例行检查时也渐渐拒绝沟通。为了更好的进行治疗,提高他的配合度,我们开始对他进行更深的心理护理。
面对他的日益沉默,我们开始寻求与他沟通的突破口。首先,我们与他的父亲沟通,请他的父亲不要说太多有关他病情的事情,尽量将他们的交流聚集在他所喜欢的音乐上。然后,加强责任护士的巡视,并且每次巡视时尽量放松他的心情,不会让他感觉紧迫感,减少他对疾病的恐惧感以及拒绝心理。
由于我们经常与他进行音乐及生活上的沟通交流,他渐渐对我们熟悉,并开始放下戒备心。他从对问题的直接回答,渐渐开始只言片语的描述心里的情绪变化。这让我们欣喜不已,通过每日下午的谈心时间,努力让他对我们打开心扉。伴着他喜欢的交响乐,我们和他聊努力备考的过程,学习音乐的艰辛,以及对未来校园生活和人生的畅想。他开始睁开眼睛,开始告诉我们每天自己的一点点变化,开始面对自己眼部的病情。
见此情景,我们开始渐次穿插疾病的健康知识。由于前期情绪的铺垫,他开始可以接受并努力了解自己的情况以及疾病相关情况。更多的了解使他不再那么恐慌与抗拒,直到手术那一天,他都很平静,并且努力配合医生后续的所有治疗。
绿叶丛丛,繁花正盛。由于治疗及时,配合度高,他的术后恢复很好,经过医生检查,他终于等到了他一直期盼的出院这一天。出院前,他悄悄将楼下的一地海棠收集起来,洗晒、挑拣,制作成一个个精美的书签送给我们。
“春天,是在你们的眼睛里的。”这是他临别的赠语这句话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医院,他将继续他的美好年华,而我们也将继续每日的工作,努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或许我们错过了美好的风景,但我们并不后悔,正是因为我们的努力,才使患者重见光明,重返芳华。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