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赵吉飞刀尖起舞让眼

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每一个眼病患者的心声,而对医院眼底病外科一病区主任赵吉飞来说,擦亮“心灵的窗户”,守护患者健康是他永恒的追求。

赵吉飞,现医院眼底病外科一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眼科工作已有17年。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是咸阳市最早独立开展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青年医生,独立开展的显微镜下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4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咸阳市空白,每年完成微创玻切手术量高达余台,先后荣获咸阳市科技进步奖、咸阳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发表SCI2篇、以副主编完成专著一部。每一个与他深入交谈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对医学这份事业有许多热爱,才不负最初的那句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目前,国内能开展眼医院屈指可数,给患者就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而2年前,赵吉飞主任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精湛的技术成功完成了咸阳市首例眼内恶性肿瘤摘除术,给了患者重见光明的机会。

56岁的宋阿姨因患眼内恶性肿瘤,濒临绝望。她多方打听找到了赵吉飞主任,患者充满绝望、沮丧的情绪让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帮患者解决困难。当时眼内恶性肿瘤摘除术在咸阳市还未有人开展过,赵吉飞主任结合自己多年的眼科诊疗经验,对宋阿姨的病情反复考量、全面评估,一次又一次的与麻醉科、病理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联合病例讨论。最终凭借扎实的眼科手术功底及严谨的态度成功将宋阿姨的眼内肿瘤完整摘除,不仅为宋阿姨保住了眼球,也留住了视力。类似这样的第一次在赵吉飞的职业生涯中并非个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疑难眼病患者带去光明,是我的理想和追求”赵吉飞主任说道。

锦旗背后总有一个暖人的故事

“赵主任,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您我恐怕就看不见了。您挽救的不仅是我的视力,更是我生活的希望、我的整个家庭......”

7月20日一大早,一位中年男性和家属就将一面写着“医德高尚亲和仁爱,医术高超严谨精湛”的锦旗送到赵吉飞主任手上。

今年50岁的茹刚(化名),双眼高度近视已经有30余年,3年前因左眼视力突然下降,视物模糊。医院就诊,医院考虑病情严重、复杂,建议医院就诊,经多方打听找到眼底病外科一病区的赵吉飞主任就诊,赵主任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为左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双眼高度近视、左眼视网膜裂孔大、视网膜脱离范围大,并且有多个裂孔和视网膜变形区,视力只有指数。

赵吉飞主任及时给患者做了左眼25g微创玻切联合激光硅油填充手术,手术顺利,术后视网膜复位,3月后行硅油取出视力恢复到了0.5。

今年年初,茹刚(化名)的右眼又出现严重视物模糊,视物不清的症状,他及时医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发现他的右眼也出现了跟左眼同样的病症,且网膜几乎全部脱离。通过2次手术,他的右眼视力恢复到0.3。

双眼重新恢复视力让茹刚(化名)及家人感动不已,为了表达感谢之情,这才有了这面锦旗的故事。

据了解,视网膜脱离是严重致盲性眼病,而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更高。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需要及时救治,否则病程拖延过长会导致视网膜全脱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晚期甚至会导致眼球萎缩,视力完全丧失,失去治疗机会。目前随着全视网膜镜和微创玻切设备的更新,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越来越高,业内将眼底外科医生称为“刀尖上的舞者”,因为我们在厚度不到1mm视网膜上完成手术,要在视网膜表面剥去10um膜,要闭合um大小的裂孔,还不能损伤视觉细胞。

金杯银杯不如患者的口碑。每一个眼底外科医生的成长背后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勤劳。精医爱仁,术业专攻,赵吉飞一直把患者满意做为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继续跋涉在守护患者健康的道路上!

来源: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qdc.com/swmtlzd/16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