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本身是因为胰腺功能受损,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使血糖失去了控制,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所引起的。
人的血液中其实都有葡萄糖的存在,只是多和少的问题。而尿液中之所以会有糖,是因为身体出问题,血液中糖分过高,肾脏没有完全吸收而漏出来。
生活中大多数人对“糖尿病”的认知基本都是:尿液中有糖。其实这只是大部分人片面的理解,并非所有糖尿病病人的尿都是甜的。
因为肾脏对血糖的拦截是有一个限度的,如果肾脏还在正常运作,血糖高了一些,尿里面是反应不出来的;另外,如果吃了太多的甜食,超过肾脏的拦截能力,尿液中也会含有糖分,但并非糖尿病。
所以,靠尿甜不甜来判断糖尿病,并不准确!现在检测糖尿病,是以测血糖为主,而非尿糖。
其实除了测量血糖,眼睛的一些症状也会告诉你哦。
眼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将长期对血管和视神经造成损害,而引起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眼部病变,往往不可逆转,发展到后期,会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眼病,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糖尿病眼病症状
事实上,糖尿病眼部病变的发展是隐匿的,早期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当感到视力下降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严重的阶段。此时,多数患者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眼部病变已无法逆转。
因此,警惕眼部病变,加强糖尿病眼病的预防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当糖尿病患者有下列表现时,应医院检查眼睛,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1.阅读时很吃力,视线模糊、眼花
2.视力减退,特别是夜间视力明显下降,或近视程度加重
3.看东西出现重影
4.眼睛看见光斑或漂浮物
5.直线看起来是弯的,看东西有重影
6.视物有闪光感
7.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
8.眼睛发红,一直不退
9.眼部有压力感
如何预防糖尿病眼病?
1.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血糖进行监测是治疗视网膜病变关键的措施,只有适当的控制好自己的血糖,才会稳定眼底的病变。
2.控制血脂和血压
除了控制血糖,控制血脂和血压也是预防糖尿病眼病的关键。
高血压是预防眼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随着视网膜的病变常并合着血脂的升高,所以,控制好自己的血压和血脂也是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措施。
3.控制饮食
少食多餐,限制食用油脂、动物脂肪、胆固醇较多食品。多吃蔬菜类、粗纤维类、低脂肪膳食。当然也要忌食各类甜品。
4.定期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一种致盲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且能够获得规范的治疗,多数的患者可以避免失明的危险。
糖友们应该定期对自己的眼睛进行检查,尤其是Ι型糖尿病患者更应该积极地进行眼底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药物延缓它的发展。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