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上海市科委发布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来自复旦大医院的赵晨教授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是医疗行业的唯一获奖者。此外,复旦大医院周行涛教授团队《SMILE还近视眼一个微笑》项目获上海市科学普及一等奖。
众所周知,上海市是卧龙藏虎、汇聚顶级人才之地,赵晨教授能够拿下此次荣誉,就意味着实力不俗。
赵晨教授现任复旦大医院,身兼多职,既是教授、博导,也是主任医师、眼科副主任。不仅如此,他还多次获奖,曾获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
赵晨教授长期致力于小儿眼科临床诊疗以及先天性、遗传性眼病,特别是严重致盲眼病视网膜变性疾病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在国内,小儿眼科领域的青年学者非常稀缺,赵晨教授这样优秀的青年学者更是缺乏,他代表着医疗行业的青年力量,为整个眼科医疗行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长期系统研究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赵晨教授发现了视网膜变性原发病变的首个治疗靶点和潜在药物,揭示了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目前临床治疗药物存在一系列缺陷的理论基础和改进方向。同时,他在国际上也率先设计、应用了新一代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基因检测方法,建立了相关辅助临床诊断体系,为数以万计患者的遗传咨询和临床诊断提供了全新的分子信息和技术基础。
第一时间,跃头条联系上了赵晨教授,展开对话:
▌跃头条:我们看到赵教授您在新一代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基因检测方法上有极高的造诣,可以简单为我们勾勒下新技术应用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吗?
▌赵晨: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基因检测技术具有简便、高效、精确的特点和优势,该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不仅有利于当下某一特定临床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明确致病基因,探索其遗传规律,并且有利于优生优育,避免出生缺陷。同时,基因检测技术的结果,为探索和研发基因治疗靶点奠定了必备的理论基础。
▌跃头条:我们也看到赵教授在小儿眼科临床诊疗方面有深厚的积累,结合自身一线工作经验,您觉得小儿眼科当下最常见的眼疾有哪些?
▌赵晨:目前,我国小儿眼科或者儿童眼科常见的眼疾有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涉及屈光方面的问题。包括高度远视、散光、屈光参差以及目前高发的儿童近视的问题。
第二类:斜视。包括常见的共同性内斜视、外斜视、先天性麻痹性斜视、眼球震颤以及少见的颅神经支配异常引起的斜视等。
第三类:先天性眼部结构异常性疾病。包括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泪道堵塞、先天性青光眼、遗传性视网膜和视神经病变、角膜皮样瘤、虹膜和脉络膜缺损等。
▌跃头条:作为眼科医疗工作者,针对当下中小学生网课的现状,您有什么爱眼、护眼法则介绍给广大家长朋友?
▌赵晨:当下,网课对于儿童的视力是一大挑战,孩子们和家长都非常需要了解正确的用眼和护眼法则,避免视力受影响,归纳如下:
第一,宁大勿小,宁远勿近。就是说相对于手机、平板而言,更建议选用电视等大屏幕的电子产品,上网课时保持在相对远的距离。
第二,20-20-20原则。即指近距离读写20分钟,放松远眺20英尺(6米)以外的物体20秒。
第三,一寸、一尺和一拳。1寸,握笔1寸;1尺,眼睛距离书本1尺;1拳,胸离桌子一拳,保持合理的用眼距离。
第四,自然光线益处多。户外的日光浴有助于延缓近视发展,即使宅在家,也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在窗户或阳台上多多接触自然光线,模拟户外的效果。
第四,眼部调节训练。将手掌放于眼前40cm,看清掌纹后,迅速看窗外5米以外的物体,反复来回训练。
第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运动。
第六,科学饮食,少或不吃甜食、油炸食品和碳酸饮料。
衷心祝贺赵晨教授获奖。同时,希望越来越多的眼科青年学者涌现,助力行业发展,共同为大家的视觉健康保驾护航。
撰文/编辑/排版:Shirley
责任编辑:kenz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