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视力,其实很简单

保护视力,其实很简单

太长不看版

1.不要在黑暗中玩手机

2.平时用眼遵守“3个20”原则,即用眼20分钟后,眺望20英尺(6米左右)外20秒。

3.长时间用眼,遵守“正眼看人”原则,即将物体放置于双眼水平注视范围内。

4.尽量每年进行眼部检查。

以下是详细内容版,字数,阅读时长约4分钟,全程无水,放心食用。

什么是视力?

视力是指视网膜分辨影像的能力。也就是分辨细小的或遥远的物体及细微部分的能力。

视力的好坏由视网膜分辨影像能力的大小来判定,而视网膜分辨影响能力由眼的屈光介质和视网膜来决定。

那么眼睛的结构你清楚吗?

当中的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构成了眼睛的屈光系统,让图像能清晰的投射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的神经元感知图像中光线颜色并转为信号传递给视神经,再由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视觉。

你也可以这样想,屈光系统就像是相机的镜头,视网膜就是感光胶片,我们的眼睛就是一个照相机。

什么是视力异常?

视力异常指的是视网膜分辨影响的能力下降,通常是指视物模糊。

常见原因:

1.最常见的就是屈光系统出现问题,比如变得混浊或者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时,即使视网膜功能良好的眼视力也会下降。

2.视网膜功能下降,比如视网膜脱离,投射在视网膜上的图像无法转变为信号,大脑也就无从分析,形成视觉。

如何保护它?

首先,要搞清楚他们讨厌什么,然后,有的放矢地去预防。

1.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1)角膜镜头最外面的一层,最怕外伤、干燥。

ü对策:

1依靠瞬目运动,眼睑将泪液涂抹在角膜外表面防止干燥,同时清洁。

2有异物进入时,不要揉眼睛,应用干净的清水冲洗,防止角膜擦伤;

3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以防止瞬目运动频次降低。

(2)房水通过由后往前的房水循环,营养晶状体和角膜,最怕循环不畅,会导致眼压增高,引起青光眼,造成视网膜损伤。

2好发人群:高度的视力障碍、高血压、糖尿病、50岁以上、有家族疾病史、重度白内障

ü对策: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特别是不在暗处使用眼睛,每年进行眼部检查

(3)晶状体唯一有调节能力的屈光介质。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其屈光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最怕长期近距离用眼、营养不良、大量紫外线。

ü对策: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

1不要长时间近处用眼,每次用眼20分钟后,眺望20英尺(6米左右)外20秒。

2用眼环境光线适宜,阅读字体大小合适。

3保证白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

4屈光不正者,配戴合适的眼镜,并在阳光强烈的天气,外出应配戴太阳眼镜。

5补充富含叶黄素类的食物。

6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

岁以上者每年检查眼部。

(4)玻璃体屈光、维持眼球形状和支撑视网膜,营养来自脉络膜和房水,最怕高度近视、眼外伤、周围组织炎症导致其混浊。

ü对策:高度近视及相关疾病者,每年检查眼部;医院就诊。

1.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感觉层(1)色素上皮层最怕与神经上皮层分离,引起视网膜脱离,最终致盲。最怕近视、外伤、中老年。

ü对策:良好的用眼习惯,中老年人等易患人群每年进行眼部检查。

(1)视网膜感觉层不同色彩由不同的视觉细胞感知,比如高度敏感的视杆细胞对昏暗的光线作出反应,而视锥细胞则能感知红色、蓝色和绿色的光线。最怕强光、脉络膜病变、视网膜脱离。

ü对策:不直视强光,适当调低光屏亮度,在30-40厘米的水平位置看影像,每日保证叶黄素等维生素的足够摄入,每年检查眼底。

其实完整的内容看完,大家似乎应该感受到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健康生活的秘诀,爱护自己,保护视力,其实没有那么难。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emqdc.com/swmtlzd/146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